【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二○一三坎城影展十五日舉行,今年台灣電影在坎城影展,除四部入圍「短片角落(Short Film Corner)」單元外,另一重頭戲是由四位台灣導演與四位外籍導演共同創作的《台北工廠》,將在坎城影展「導演雙周」世界首映。
由台北市電影委員會與坎城影展導演雙周共同出資合作的《台北工廠》,將展現台灣電影的特色,影片監製劉維公表示,台北在電影上表現方式很多,同時也看到電影人的熱血,預料會引起世界影壇對台灣電影創作者的關注,同時也讓電影成為台灣和國際網絡的連結。
《台北工廠》計畫,是由台灣四位導演趙德胤、沈可尚、陳芯宜、張榮吉,分別與來自伊朗、智利、法國與南韓的青年導演,在台北共同創作《老張的新地址》、《美好的旅程》、「《豬》、《沉默庇護》四部短片。除了參展外,主要是讓國內傑出電影人,可在國際發光發亮。
監製李烈表示,不同國籍、文化背景的導演要在預算少、時間短條件下共同拍攝十五分鐘的短片,難度真的很高,導演之間難免會有很多的摩擦,應該就是文化差異,後來大家同心協力做好的作品,是讓人開心、滿意的。
另四部入圍「短片角落」單元的短片,包括洪嘉勵導演《這城市》、曾威量執導《當冷風吹起》、紀柏舟及楊道寧導演《急救時刻》,以及黎宇文導演的《城市祭》。
台灣電影館特別精心製作「二○一三台灣電影手冊」,共收錄七十二部劇情片、二十五部企畫案、十一部短片、紀錄片十一部和動畫一部,以及讓各國參展人士了解台灣電影的最新資訊,十八日登場的台灣電影酒會也將邀請國際媒體及影展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