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傳統彩繪攤位,大受民眾歡迎。文/記者如地 圖/記者如地、王釗
【記者陳玲芳江蘇揚州報導】有人說揚州人愛「湊熱鬧」,「好奇心」也是出了名的,這句話可在揚州素博會國際區展位中得到印證。除了智利玫瑰果油、菲律賓飾品引發人們好奇,「印度彩繪」展位更成為民眾駐足、探詢的焦點。
被稱為蔓海蒂或蔓蒂(Mehndi)的印度彩繪,源自印度人體刺青藝術,是貴族嫁娶時用來祝福新人,其中指甲花彩繪,是新娘結婚前十六項裝飾之一。彩繪除了圖案精美,顏色要「愈黑愈好」,因為彩繪顏色愈黑,愈能討婆婆歡心,且娶進門後,只要彩繪還在,就可以不用做任何家事。
不過印度與傳統針刺紋身Tattoo不同,印度彩繪是把指甲花Henna的樹葉製成原料後,以肌膚當畫布,在手掌、手臂、肩頸部與腳上畫畫,是象徵「愛情」與「好運」的印度傳統裝飾藝術。
身穿紗麗的佛光山印度佛學院學生說,指甲花顏料必須等到它變乾、變硬後,才能將圖案印在皮膚上,而從黑色變成淺橘色,約一周後才會完全褪色。
在展會中,從基本花蕊、花瓣、葉片、水滴的拉線,到更細緻複雜的花邊、花紋或渦旋狀圖案,乃至於迎合現代人喜好的貓、狗動物或可愛玩偶都有,還有民眾為了呼應素博會,特別選了「佛光BLIA」、「你好」等彩繪字樣。
印度老少喜歡用硃砂和水米,揉成一小撮天然染料,在雙眼眉心之間,點一顆色彩鮮豔的紅點,象徵第三隻眼。攤位上賣的臉部裝飾小貼紙,特別討小朋友喜歡,許多家長都樂意買上一張給他們「貼好玩」,也順便攝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