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苦說不出」的意思就是無法用言語來表達身心的痛苦,而肝病發作時,就是這種痛苦。
在專科新生的體檢中,我才知道自己是B肝的帶原者;一直以來,由於代表肝功能指數的GOT與GPT,每年體檢都維持在正常的數值內,所以我就漸漸放下心防,不再特別注意肝臟的健康。
退伍後,在一次員工的體檢中發現,我的GOT與GPT指數竟然比正常的數值多了數倍以上,於是我下定決心到門診追蹤治療。
在一次門診中,我對醫師說:「我希望能更積極性治療,不想再吃保肝藥了!」醫師聽完後,對我說:「願不願意到南部的一家醫學中心做新藥試驗?」「過程再怎麼辛苦!我都願意去嘗試。」我毫不猶豫的對醫師回答。
當時參加新藥試驗的民眾,除了抽血檢驗外,最重要的就是要做肝穿刺檢查,因為如果肝臟有嚴重纖維化或肝硬化就不能參加這次的計畫。
肝穿刺檢查的當天,心中非常害怕,因為上網查別人的經驗談,有些做過的人說:「檢查做完後會很不舒服,需要住院休息。」
但當天幫我檢查的醫師很細心,肝穿刺的過程中,一直不斷的關心我會不會痛?醫師的關心讓我忘記檢查中的恐懼與害怕,我覺得醫師的話就像特別止痛藥一樣,撫慰我的心靈與增加我對抗疼痛的信心。
結果檢查完後,真的一點都不會痛,在床上休息四小時後,我就坐火車回家休息。
開始服藥治療後,吃藥成為我擋酒的最好藉口,我都會誠實的告訴我所認識與不認識的人:「對不起!我在服藥治療中,所以不能喝酒。」
一年後,我的肝指數恢復到正常的數值內,B肝的病毒量(HBV DNA)每毫升不到三百個。
接下來追蹤治療的日子,我聽從醫師的建議:停藥一年後,再孕育下一代;不過老婆生完小孩半年後,我就因為急性肝炎發作而再重新吃藥。
對抗B肝病毒是一條漫漫長路,唯有勇敢的面對與接受它,不要怕累,也不要怕辛苦,定期到門診追蹤與治療,才能與它和平共處一輩子。
※本欄歡迎讀者分享生病或衛教的經驗,字數八百字內,本報保有刪修權,且將同步登在人間福報電子報,但不另奉稿酬,投稿方式可e-mail:mtn10@Merit-time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