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觀龢綜合外電報導】為平息朝鮮半島的緊張局勢,尼泊爾總統亞達夫、尼泊爾佛教聖地藍毗尼團體聯合發起「點燃聖地和平燈」活動,八十位南韓僧侶日前到藍毗尼迎請和平燈,預計明天抵達南韓首爾,佛教徒、基督徒和穆斯林,將一起為朝鮮半島戰爭風雲平息祈禱。
在交接儀式上,南韓佛教代表團團長表示,為緩解朝鮮半島緊張情勢,宗團領導人紛紛發出和平呼籲,希望跨教派信眾虔誠祈禱,「全國將滿懷喜悅地迎接這盞象徵和平與希望的聖地和平燈,並向傳北韓傳達希望與和解的信息。」亞達夫則希望這盞聖地和平燈,有助於平息朝鮮半島的戰爭風雲、實現和平。
釋迦摩尼佛誕生在藍毗尼園(Lumbini,意為花果等勝妙事俱足),西元前三世紀,孔雀王朝阿育王與優波堀多尊者,曾於此巡禮佛陀遺跡,建立佛塔並雕鑿紀念石柱,柱高約十三公尺,上刻銘文,作為證明此處是大覺世尊誕生之處。晉代高僧法顯、唐朝玄奘大師皆曾至此遊歷,並記錄在《佛國記》、《大唐西域記》,對後世考古學者勘定現址幫助甚大。
阿育王石柱於一八九六年出土,受到尼泊爾政府、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重視,聯合國總部於一九七○年成立藍毗尼開發國際委員會,任命日本堪左譚格教授負責開發設計。根據其「宏偉藍圖」,將分為聖園、國際寺院區、新藍毗尼村等三個特區,每區占地一平方英里(約二點六平方公里)。
聖園以摩耶夫人祠、阿育王石柱為中心,有點燃永不熄滅聖火的永久和平祭壇、韓國人修建的「一○八寺紀念碑」等。
國際寺院區則有日本、中國、印度、泰國、緬甸、越南、斯里蘭卡、法國和德國等國家的佛教徒,興建代表各國建築風格的佛塔、寺院、閉關中心及庭院,充分體現兩千五百年前,佛陀倡導的的世界和平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