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自在】 臨終親人該不該插鼻胃管的再省思 (六)

慧開法師 |2013.04.28
4655觀看次
字級

如果您希望親人能夠「真正地」如願善終及往生,那麼「臨終關懷」絕對不只是針對「醫療面向」或是「身體面向」的生理層次來做決定,而是要從「生命永續經營」的「靈性關懷」層次,來「回應」及「回向」親人一生的「生命態度」與「生死觀」,才能做出讓臨終親人能夠「如願善終及往生」的最有利抉擇。

在此,我要回憶幾件往事——有關媽媽的人生態度與生死觀的具體寫照——來說明上述的觀點與主張。

一九八二年,我決定要剃度出家時,媽媽當然十分不捨,但是她知道我心意已決,並沒有反對,更沒有阻攔。我出家之後,她很歡喜地接受了,在公開以及私下的場合都稱呼我「開法師」或「開師父」,顯示出媽媽開闊的人生態度。

一九八四年,二弟開憲要赴美國馬里蘭州大學留學,媽媽和弟妹沈冬一同到機場送行,當時二弟夫婦新婚才一年,弟妹非常不捨,情不自禁,淚灑機場。媽媽有一次跟我聊天,提到了這件事,笑著對我說:「冬冬真沒出息,開憲不過就是出國留學嘛!不久就會回來,哪需要這麼難過?」媽媽對於人生的聚散離合,看得很平常,態度很瀟灑。

一九九○年,媽媽發現左邊乳房出現了異常硬塊,就到醫院檢查,診斷出得了乳癌第二期。媽媽當機立斷,決定接受手術,然後進行後續的治療。手術與治療後的身體復原情況很好,二十多年來癌細胞不曾復發,只是因為左邊乳房整個切除,影響了身體的血氣循環。我提這段往事,想說明的是,媽媽對於「老、病」的因應態度,是十分坦然而明快的。

媽媽處事俐落,毫不拖泥帶水,樂於助人,不喜歡麻煩人家。如果我們讓她插了管子,然後讓她長年臥病在床的話,以我對媽媽個性的了解,她絕對會很生氣。因為我們違背她的行事風格及意願,害她不上不下,歹戲拖棚。

最後,就是所謂的「臨終脫水現象」,這是一種臨終階段身體變化的自然過程。臨終階段的病人會出現脫水現象,主要是因為「無法」、也「不需要」再進食及喝水,其實這樣可以減輕身體的負擔,有利於往生,就像「落葉歸根」一樣。這時候,如果再不斷地為病人餵食乃至灌食,等於是不斷地增加臨終病人的身體負擔,多半會造成「臨終水腫現象」,是非常不利於往生的。

除夕夜,我先回佛光山圍爐,然後再回台北陪爸爸過年。大年初一,我寫e-mail給一位南華校友,她說要向我懺悔,我問為什麼要懺悔?她談到之前寫email給我的事,原本她質疑我不讓媽媽插鼻胃管的決定,後來在開媽媽往生後三周,她自己的媽媽也往生了,她才恍然大悟為什麼我那麼堅持。

她說:「開師父,您的靈性層次太高了,所以當時我們都無法理解。經歷了自己母親往生,才了解您堅持的道理,也希望您能夠幫助更多人。」

真正的臨終關懷,是親人靈性生命的「安頓、轉化與開展」的課題,此時醫療所扮演的角色,應該是旁助「善終及往生」,而不是阻礙,「要不要插管」的答案就很清楚了。

我再問大家:「將來您要告別人生舞台時,希望身上插幾根管子啊?」您一定會說:「一根都不要!」同理,您希望自己的親人在臨終時身上插幾根管子啊?將心比心,應該也是「一根都不要!」您說是不?(全文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