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為鱟留一條生路

 |2013.04.27
2102觀看次
字級

四億年前就出現的古生物鱟,歷史比恐龍還早,由於經常成雙成對,民間俗稱「鴛鴦魚」。台灣本島幾乎絕跡,目前在離島金門已復育成功。日前金門縣政府開闢道路,穿越浯江溪口溼地,危及鱟的生存棲地。當地民眾籌組「浯江守護聯盟」,呼籲政府重視溼地生態保育,停止不當開發;為鱟等保育類動物留一條生路。

鱟是地球現存最古老的生物之一,同一時期的三葉蟲已經滅絕,鱟卻一直生存至今。由於鱟血中的銅離子遇到空氣會變成藍色,可做為細菌內毒素的檢測,又稱為「藍金」,這項檢驗試劑曾被美國國家太空總署(NASA)用以探測火星上有沒有生物。

早年鱟與民眾的生活密不可分。走進兩百多年歷史的萬華龍山寺,民眾可以在石柱上發現一隻鱟與章魚,喻意「彰顯孝道」,相當生動有趣。金門、澎湖地區的民眾,以鱟殼做為結婚的定情信物,也有人做為舀水的勺子。

長達三十六年的軍管時期,使得鱟在金門得以自由自在地繁衍。遺憾的是,晚近為了因應觀光的需求,縣政府擴建水頭商港聯外道路。最近聯外道路的施工,破壞了鱟的繁殖棲地,使得研究人員長年復育的心血,功虧一簣。

不過,讓民眾最吃驚的是,除了聯外道路,在這個小島上,陸續還有十五件大型開發案(BOT)要進行,從經貿園區、國際醫療園區到度假村,總面積高達兩百多公頃,總投資額近四百億元,其中有二個開發案還打算蓋在國家公園裡。民眾不禁質疑,小小的金門,承受得起這麼多開發案嗎?

「浯江守護聯盟」指出,以往炮彈擊不沉的金門,如今將被BOT銀彈攻陷。這麼多大型開發案集中在小島上,對生態的衝擊難以估計。一旦浯江溪口溼地被破壞,不僅鱟、水獺將絕跡,連帶使得許多瀕危鳥類如遺鷗、黑嘴鷗也要跟著滅絕。他們強調,金門特有的戰地文化與自然景觀是發展生態旅遊的最佳資源,如果生態遭破壞,觀光原有的資源是毀滅了,根本無法發展觀光。

金門的福利相當好,自從開放觀光與小三通以來,戶籍人口不斷增加;截至去年底已達十一萬三千多人,十年來增加一倍;其中常住人口僅五萬多人。民眾擔憂,未來大批觀光客持續湧入,金門的缺水、缺電問題將更為吃緊。

金門縣政府擴大招商,希望吸引更多觀光客,繁榮地方經濟,按理民眾應舉雙手歡迎,為何會招來這麼大的反彈?「浯江守護聯盟」指出,大型開發案雖然帶來更多就業機會,但受惠者未必是金門居民。大家更擔心,財團蓋度假村,把海灘圍了起來,未來只能隔著圍牆遠眺美麗海灣;財團炒高地價,讓居民的生活更加困難。

在軍政一元化時代,老一輩金門人習慣一切服從政府的命令,如今年輕的金門子弟開始有環保永續的觀念,勇於表達不同意見。政府在推動大型開發案之際,必須傾聽民意,做好環境影響評估,別斷了鱟的生路,成為千古罪人。過度開發,破壞生態,最後也扼殺觀光的商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