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律的生活起居,對孩子與父母總是雙贏。圖/皮爾斯夫人
文與圖/皮爾斯夫人
每一天晚上七點鐘,是我帶兒子恩典刷牙,準備上床睡覺的時間,從換好睡衣再到床邊說故事及唱完晚安曲,一個快三歲的小娃,只要他在白天遊戲活動量大,大概七點半就睡著了,而像恩典這樣七點就得乖乖準備上床睡覺,可是德國大部分父母給孩子從小健康教育生活的第一章。
在兒子六個月大開始,晚上六點半一到,我就開始做入睡前的各種準備,將他要睡的小床點上溫馨小光,布置一個安靜祥和的空間,讓他依偎在我的懷裡,唱著兒歌讓他入睡,這樣的情況讓他從小習慣了固定時間睡覺的紀律。德國人相信幼童在七歲之前,養成固定晚上七點上床睡覺的習慣,對孩子的大腦發育及免疫力都相當重要。
孩子晚上七點就該上床睡覺,德國人一方面是基於對孩子健康的考量,另一方面也考慮到父母親也需要擁有私人的休息時間,利用晚上幾個小時,放鬆自己,調整自己的身心靈,是很重要的。
我的德國媽媽朋友們,常跟我說:在孩子斷母奶,開始吃副食品時,就可以開始訓練孩子的睡覺時間,而且愈早開始愈好。因為孩子其實也需要父母為他們設下一個清楚的生活規範,讓他們有所適從。如果一周七天,每天都有不一樣的睡覺時間,對孩子小小的生理時鐘來說,其實是困惑不已的,規律的生活起居對孩子與父母總是雙贏。
談到孩子的睡眠時間,一歲到兩歲之間的孩子,上午還需要小睡一到一個半小時。但是到了二歲半以後,常會發生如果孩子有午睡習慣,當晚上七點要入睡時,還是活蹦亂跳的;許多德國媽媽在這個階段,會將孩子的午睡習慣打破。不睡午覺之後,孩子七點上床,就能像以往一樣正常入睡了。
這個晚上七點入睡的好習慣,偶爾還是會破例的,例如家裡有親友來訪在家過夜,或前往公婆家小住,或在拜訪朋友的特殊假期裡,孩子會因為有家庭聚會興奮不已,通常我們都會讓孩子在這些日子裡盡情享受與親友的聚會,不過,最晚也不會超過九點鐘。睡覺前,我們會讓孩子跟每一位親友道晚安,然後再乖乖地被媽媽帶上床睡覺去。
帶孩子睡覺是我與孩子一天中最親密的時光。記得三年多前的我,由於是一個新手媽媽,曾有過一小段時間,因為心裡想著孩子睡覺後,我就可以寫稿了,弄得孩子不睡覺我就焦慮。後來自己覺察到這一段陪孩子睡前時光很寶貴,一個轉念知道自己需要處在當下,跟孩子甜甜柔柔地去迎接他的夢鄉,那麼他的心就會很有安全感,信賴著有媽媽愛他,世界愛他,進入夢鄉裡快快長大,隔天起來又是一個健康的小太陽。
從那時到今天,我成了一個享受帶孩子上床睡覺的媽媽,兒子恩典還是小嬰兒時,我就送他睡前的甜蜜親吻,到現在孩子竟不知不覺快三歲了,現在反而變成他送給媽媽睡前親吻,只不過調皮的他,不會媽媽說要親親就馬上給親,他學會跟我玩躲迷藏索吻遊戲。這一個德國人給孩子健康生活的第一章,七點上床睡覺時間,成了我跟恩典最美好的親子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