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觀珣綜合報導】大陸寧夏省銀川市城市建設與規畫局日前頒布《銀川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畫》,地藏寺、清真中大寺、天主教堂被列入「宗教特色街區」,今年內可進行舊城改造,成為當地文化地標。
銀川前進街不足一公里長,卻集中了佛教、伊斯蘭教、天主教三大宗教建築,顯現豐富的歷史文化與重要的文物價值。其中,地藏寺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寺內的藏經樓被列為國家二級文物,清真中大寺被列為自治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由於歷史因素,這些宗教建築都有年久失修、破舊危殆、空間狹窄、周邊環境雜亂等問題,有可能在此次舊城改造中獲得修繕。
銀川地藏寺由寧夏惠農縣人路圓照於一九三五年創建,第一任住持馮圓光是平羅人氏,延請自賀蘭立崗的圓光寺。另有一說,該寺是在上海印光法師指導下,由農民出身的賀蘭人氏馮圓光到舊城武廟遺址,召集居士籌錢重建,改名寧夏佛教居士林。
目前沒有完整的文獻查證,也找不到印光法師來過寧夏的資料。但一九三五年修建的藏經樓,裡面有從印光法師迎請來的影印大藏經,現存於寧夏博物館和文化館。但文化大革命時,寧夏佛教居士林遭破壞,地藏寺藏經樓原藏卷幀浩繁的《大藏經》及大量精美銅造像佚失。
在地藏寺所有的建築中,唯有上院藏經樓保存原貌,其他都是復原的。藏經樓長期為銀川居士的宗教活動場所,是研究銀川佛教的重要實物。一九九三年,由銀川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