捨百萬年薪返鄉務農 獲神農獎

 |2013.04.24
5076觀看次
字級
農委會昨天舉行「二○一三年十大神農暨模範農民頒獎典禮」,神農獎得主包括讓雞隻育養邁入新里程碑的魏趨鼎(左圖右)和再現牛蒡原鄉風華的陳建行(左圖左)。 上圖為模範農民得主唯一女性郭淑芬,棄金融系畢業光環,返鄉種美生菜。圖/曾吉松
農委會昨天舉行「二○一三年十大神農暨模範農民頒獎典禮」,神農獎得主包括讓雞隻育養邁入新里程碑的魏趨鼎(左圖右)和再現牛蒡原鄉風華的陳建行(左圖左)。 上圖為模範農民得主唯一女性郭淑芬,棄金融系畢業光環,返鄉種美生菜。圖/曾吉松
農委會昨天舉行「二○一三年十大神農暨模範農民頒獎典禮」,神農獎得主包括讓雞隻育養邁入新里程碑的魏趨鼎(左圖右)和再現牛蒡原鄉風華的陳建行(左圖左)。 上圖為模範農民得主唯一女性郭淑芬,棄金融系畢業光環,返鄉種美生菜。圖/曾吉松

【本報台北訊】農委會昨天舉行「二○一三年十大神農暨模範農民頒獎典禮」,本屆十大神農有八名放棄年薪百萬,返鄉務農的五、六年級生,以創新思維為農業注入活水,例如原本從事美容美髮的年輕人楊鎵燡,多年前為照顧生病的父親返鄉養牛,從光鮮亮麗的美髮達人,變成台灣牛專家;另一位上班族陳建行,十三年前回家鄉屏東務農,與當地志同道合的年輕人組成牛蒡產銷班,讓原本沒落的屏東牛蒡產業,展現新貌。

四十二歲的陳建行,十三年前放棄生技公司百萬年薪,回屏東種牛蒡。他說,看見當地牛蒡產業沒落,心中不捨難以言喻,因此,結合十三位在地牛蒡農民組成產銷班,現在不僅擁有牛蒡自有品牌,還外銷日本賺外匯。他還把養生牛蒡從鮮食農產品,躍升為保健食品原料,產值暴增十倍。

陳建行表示,返鄉務農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結果,並非一時浪漫。他建議想回鄉務農的年輕人,農業要隨市場消費型態改變生產策略;只要堅持下去,農業是值得投入、永遠不會消失的行業。

四十歲的楊鎵燡提起養牛,笑說:「比剪頭髮容易多了!」他國中畢業就開始學習美容美髮,家中原本種青稞玉米、毛豆等農作物,退伍後沒事做,他把農作物生產後的下腳料拿去餵牛;後來父親身體不適,他決心放棄美容美髮工作,回家幫忙農作,沒想到餵牛餵出心得,更打造出新興的台灣牛肉產業。

十多年來,楊鎵燡從門外漢變成養牛專家,還曾一度慘賠四千多萬元。他說,若沒有理念與想法,很難堅持下去,但只要確立目標,從事農業也能有不一樣的收穫與人生。

苗栗縣的魏趨鼎,則因雙親呼喚,放棄年薪百萬的汽車業務工作,返鄉幫忙養雞,更因父親早逝,驅策他走向飼養健康安全雞隻,利用科學方法飼養出國內唯一「吃素」的「健康放走雞」。

另外七名神農獎得主為:桃園縣陳燭梅、台中李啟寅、彰化張至程、 台南周志亮、屏東楊乾德、花蓮林瑞鵬及台東詹明崇。

而獲「模範農民」的唯一女性是雲林縣民郭淑芬,她和哥哥郭江龍、郭進展接手父業,在麥寮鄉打造生菜村,採用企業化經營,並實施生產履歷制度,不僅成功進軍日本等外銷市場,更通過農委會的農產品產銷履歷認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