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寶特瓶做成假花,陳志評藉由創作忘卻病痛。圖/田兆緯
【本報台中訊】五十五歲罹患口腔癌的陳志評,積極樂觀面對病魔,治療期間無師自通,變魔法般把回收垃圾製成美麗的花朵盆栽、蝴蝶、蜜蜂,讓醫護人員、親友驚呼。
不抽菸、不吃檳榔的陳志評,多年前因病毒侵入口腔黏膜上的傷口,造成感染,加上生活忙碌不以為意,直到左邊臉頰嚴重腫大才到醫院看診,經光田醫院診斷確定罹患口腔癌,癌細胞已擴散到肌肉。
住院治療期間難熬,陳志評藉由創作熱愛的空瓶手藝,在病房打發時間,除了寶特瓶、鐵鋁罐,布丁杯與空的點滴瓶也都成了他發揮巧妙手法的對象,令醫護人員看了讚嘆不已。他說,創作過程讓他暫時忘卻病痛,熬過辛苦的癌症療程,目前病情穩定,只需定期觀察。
陳志評表示,十多年前因與小兒子一起研究寶特瓶勞作,激發創作興趣,此後只要看到廢棄瓶罐,就會蒐集起來製成各種手工藝品或造型燈籠,一開始是造型較簡單的螞蟻昆蟲,現在甚至可做出精緻的盆栽花朵,愈做愈細緻。
他說,製作手工藝品純屬興趣,只要有剪刀、鑽子、尖嘴剪和油性筆等工具就可創作,且每個瓶子形狀不同,作品因此千變萬化,每件都不相同,讓垃圾變寶物。
陳志評願將垃圾化為寶物的故事分享給其他病友,光田醫院選在昨天四月二十二日世界地球日,展出他精美的寶特瓶環保手工藝品。他也希望藉由這些作品提醒更多人重視、愛護自己的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