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有時竟如同造物主,將他筆下的人物一筆一畫、一點一滴地賦予生活的氣息與生命的熱力。這樣的精神與熱情源自創作者本身的思想與性情。
《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在世之時,才華洋溢、嗜酒曠達,他的好友敦誠有〈贈曹雪芹〉詩云:「步兵白眼向人斜」;敦敏亦有〈贈芹圃〉曰:「一醉酕醄白眼斜」等句;及至曹雪芹過世,敦誠又作〈輓曹雪芹〉曰:「鹿車荷插葬劉伶」、「雅識我慚褚太傅,高談君是孟參軍」。
曹雪芹生前的好友們不斷地以阮籍、劉伶、稽康、王猛、孟嘉等高談蔑世、縱酒灑脫的名士派人物相比擬。可知曹雪芹的氣度情性頗似當年魏晉風流名士。而綜觀《紅樓夢》一書,諸多生命型態裡,最似魏晉名流者,首推史湘雲一人。第四十九回「脂粉香娃割腥啖羶」,美麗的史湘雲大口嚼著烤鹿肉,喝了酒便眠臥芍藥花叢間,任蜂蝶紛紛圍繞,還自顧在夢裡吟詩嚼字。
曹雪芹運用兩幕特寫鏡頭,凸顯在紅樓諸釵隨時節而遊宴行吟,此間唯有史湘雲不拘於禮、不隨流俗,以我行我素的作風,展現特有風情。
這使我們想起《世說新語‧任誕》所記載的故事。話說阮籍在服喪期間,公然在晉文王的面前喝酒吃肉,時人以為有違風教,而阮籍神態自若。我們看史湘雲一介脂粉女娃,坦然在李嬸娘等客人面前直言道:「我吃這個方愛吃酒,吃了酒才有詩。若不是這鹿肉,今兒斷不能作詩。」
以大嚼燒肉、酣然沉醉為美,又極似山濤的兒子山簡在荊州時,唯酒是耽的形象。《晉書》曾紀載著,山簡大醉之餘,猶能氣度飄逸,騎駿馬而向人從容舉手問話,如此酣醉之美,已為日後小說體之人物形象塑造,開拓出一條神韻風度超逸不凡的藝術大道。
史湘雲酒後醉臥青石,頭枕落花,在香夢沉酣之際,口中猶說酒令。這樣的醉態嬌憨可掬,其豪情亦宛然在目。曹雪芹似乎於不經意中流瀉出自我真性情,以文學之筆點染出本人神韻。因此我們在品讀史湘雲沉夢酣醉的情節時,竟不妨將曹雪芹的形象相與疊影,又或者再將諸多魏晉名士的風流形象層層疊疊加諸其上,屆時我們將看到一個清晰的面孔,刻畫出傳統文人深厚的歷史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