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特展 凝結生命的藝術

郭書宏 |2013.04.23
1547觀看次
字級
「時空膠囊—琥珀特展」裡的蠍琥珀。圖/記者邱麗玥

【記者郭書宏台北報導】電影《侏儸紀公園》從琥珀中的血液複製史前巨獸恐龍的玄奇故事,喚起世人注意琥珀中瞬間凝結的生命現象。這些形成於數千萬或幾億年前的樹脂化石,即日起至十二月二十二日在台灣博物館的「時空膠囊—琥珀特展」展出,超過五百件東、西方琥珀珍品,解開古生物奧祕。

台灣博物館館長陳濟民表示,琥珀前身是植物分泌的樹脂,帶有黏性和香味,吸引昆蟲等動物,或想捕食、寄生的動物;這些生物被沾黏時會掙扎,也把氣泡捲入其中。這些凝結動物、植物、礦物、塵粒的樹脂,在地層變動過程中埋入地底,經數千萬至數億年石化作用,形成琥珀中的化石。由出土的琥珀裡,能窺知當時動植物的狀態。

展出的動物珀包括體長三點五公分的鍬形蟲珀,堪稱鞘翅目化石中的龐然巨物,是已發現的最大紀錄;另有被琥珀包裹的螳螂,出現的機率不到萬分之一,可見倒三角形的頭部、鐮刀狀的前肢,栩栩如生。同時展出的華夏及歐洲琥珀文物包括:朝珠、瓔珞、帶板、翎管、牌片、手鐲、項鍊、煙嘴、煙斗等,許多圖騰在文化上的象徵意義值得仔細品味。

陳濟民表示,琥珀廣泛應用於醫療、宗教和藝術品中,在宗教上是基督教、天主教聖壇上的珍寶,也是佛教七寶之一,但民眾較少有機會從自然史及文化史面向觀察琥珀,這是策展的用意。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