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縣一家麵食專賣店,日前在門口貼出告示:「如果你不能好好控制你的孩子,請你們不要進來用餐」,有新手媽媽氣結,在臉書痛批告示誇張,經轉載至PTT及Mobile01論壇,網友卻一面倒支持店家「寫得有道理」。
該店員工透露,過去發生多次小孩在店內尖叫、奔跑,家長卻不制止,有次一名小孩離開座位跑跳,撞翻服務員端出來的麵,家長卻索賠醫藥費,之後店家才會貼出勸告文字。
從這個例子聯想起,筆者也在其他不同場所看到父母放任孩子吵鬧,影響別人。
搭火車時,我後面的媽媽指使他們家的「瑪麗亞」唱歌哄孩子睡覺,恐怖的是菲傭的歌聲一唱數小時,音量如魔音穿腦,令其他乘客無法安靜休息。經規勸雖小聲一點,不久又恢復,無視他人的休息權利。
速食店是公共場所,但有些家長只顧玩3C產品,任由孩子尖叫,在桌與桌間夾縫衝撞,家長面對一屋子用手遮住耳朵的客人卻無動於衷,在沒人鼓起勇氣舉報,商家也不處理下,受不了的客人只能落荒而逃。
而某些賣場、超商也成為家長的「臨時托兒區」,孩子在裡面衝撞,隨意拿著商品亂放或更動,遇上孩子脾氣拗,家長堅持當場管教,在空間不大的超商內,其他人受不了魔音穿腦的管教聲或哭聲,三十六計走為上策。
如果父母親不能從小落實生活教育,教導孩子對人尊重與禮貌,他們長大後很可能也會變成自私不受歡迎的人物,屆時受害的是誰,不言可喻,父母請三思。
Annie(台北市/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