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珍藏著一塊紫花藏青底的錦緞,終是祖輩捨不得裁了穿戴,便遺留下來,放進玉鑲的銀面大衣櫃裡。漸漸地,也就忘了這回事。
母親偶得空閒,要把家裡老舊的衣物抖出晾曬,不願那些曾經光鮮明亮的顏色蒙上灰塵,卻翻找到這塊料子,欣喜著捧起比照,長度似乎足夠做套立領雲肩小襖的樣式。
從舊時代走過的女人,對衣服有一種可愛的執著,溫婉的裙腰垂落一絲飄帶,出門時儀態端正謹慎,萬萬怕被視為「俗氣」,設法在外表上妝點些高雅物件。削薄的肩挺直而孤涼,還想再出眾許多,可惜小巧蹣跚的蓮花步邁得費力,緊緊束縛的窄口不論如何搖顫,也驚不起波瀾。這絕不是能肆意嘲諷的現象,自古注重細節的傳統亦有其活潑之處,袖口的飛龍遊舞,鞋邊的金蛇盤繞,極具無窮趣味。
女人的歷史,往往不那麼簡單。長成秀氣的瓜子臉,不必隆重的塗脂抹粉,夾雜在社會與家庭極端矛盾的環境下,艱難維持理想的柔美,又驚恐肉身愈發豐滿,格守「統一」的道德思想即將打破,於是乘機聲淚俱下地敘述自己的委屈。發展至這般情境,才忍不住笑意,如同川劇變臉的精彩。
中國關於女人衣著的時髦話題,大多源至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靈感,忠實地烘托出人體輪廓的遊走趨勢,裁縫追隨世界潮流的變化,成為民意的代表,婦女的權益從未如此強大堅固,擁有與男人平等的自由選擇。不必刻意賦予讚美,穿梭在紅黃藍白之間,已經適應現代社會的潮流,拋棄了錦緞旗袍的格式化,真正屬於一個時代的輝煌氣象。
閣樓裡居住著各色各異的人,一路上行,能欣賞那些大口抽雪茄的年輕男子,旁邊是裹緊黑色絲襪的女伴。煙霧嫋嫋的幽暗長廊看不清臉龐,並不被大眾認同的自如形態,也無法忽略舉手投足之間的可愛風情吧。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