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曾應鐘、李生鳳大樹報導】以研討「漢傳佛教研究的過去、現在、未來」為主題的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國際研討會,昨天邀請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佛學教授暨西來大學宗教系教授路易斯‧蘭卡斯特與日本鶴見大學校長木村清孝進行主題演講,吸引近五百人與會。
木村清孝分別就漢傳佛教及其傳播地域、佛教研究之根本、漢傳佛教研究之進程、今後漢傳佛教研究的要求、理想和未來展望等議題,針對研究的構築提供方法和新的藍圖。
木村清孝表示,「漢傳佛教」概念是相對於以巴利文、藏文為主的南傳佛教和藏傳佛教而言,狹義上為中國佛教,以傳到漢地發展的佛教為主軸;廣義是向中國周邊國家傳播的佛教都是漢傳佛教。漢傳佛教在中國高度發展、滲透,成為中國文化一部分,加上漢字文化作為高度文化傳到周邊地區,形成多種特色的佛教文化。
「佛教經典的真偽問題,一直存在」,木村清孝強調,漢譯佛教文獻中的佛典,因書寫、歷史因素而與印度和中亞地區的經典不同,要有準確包容性理解,不因這些差距否定這些佛典。他勉勵與會學者,要培養敏銳語感、廣泛學識素養、具備邏輯分析能力、表達能力,透過推動佛典英譯,建立東亞世界和英語世界的對話。
「以往要『概觀』漢傳佛教已經很困難,於今應復如是。」蘭卡斯特表示,漢傳佛教的歷史文獻,從原本的抄寫到近代的影印、電子化,他擔心這只是小規模的的蒐集,尚有更多的資料未在蒐集之列,「不過我相信成立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有助於佛學知識的貢獻,並有意義非凡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