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研發電晶體 世界最高頻率

羅智華 |2013.04.16
3807觀看次
字級
漢民科技昨天捐贈交通大學「電子束直寫式微影設備」,由交大校長吳妍華(左)主持。二○一三年世界著名半導體期刊《Applied Physics Express》刊登交大研發長張翼(中)所率團隊,所開發完成的710 GHz砷化錮高電子遷移率電晶體。該團隊成員包括元智大學許恒通教授(右)等人。圖/黃義書

【記者羅智華台北報導】台灣高鐵日前發生放置車廂的行李暗藏爆裂物事件,如何透過檢測掃描提高大眾運輸安全性,成為社會矚目話題。交通大學研發團隊已成功開發出世界最高頻率電晶體技術,頻率、速度世界第一,元件尺寸大幅縮小,應用於影像掃描、醫學檢測等多元領域,藉此研發出更輕巧的影像掃描器,可將乘客的行李內物看得一清二楚,為交通安全把好關。

以高鐵行李掃描為例,可研發出更輕巧精準的掃描器,利用電晶體的高頻率,提高掃描影像的解析度,有助於安檢人員將行李內部看得更清楚,避免危險物品跟著上車。

交大昨天舉行成果發表會,宣布由研發長張翼帶領、元智大學教授許恒通、東京工業大學教授宮本恭幸等專家學者組成的研發團隊,成功研發出世界最高Ft~710GHz的砷化銦高電子遷移率電晶體(InAs High Electron Mobility Transistor, HEMT),不但打破全球紀錄,亦登上國際知名半導體期刊《Applied Physics Express》,受到科學界矚目。

張翼表示,研究成果能順利出爐,要感謝校友成立的漢民科技捐贈交大一套先進的「電子束直寫式微影設備」,讓團隊可以將開發的元件大幅縮小至奈米尺度,並提高電晶體頻率。

張翼解釋,電晶體是3C科技製程中的重要元件,也是提升效能的關鍵要素,目前3C產品大多講求輕巧、快速,如何讓運作效能提高、體積更輕量化也成為各科技廠商追求目標,此次研發成果,不但頻率和速度都居世界之冠,元件尺寸更大幅縮小,對高頻元件研發科技如虎添翼。

「當電晶體頻率越高、影像解析度也就愈好,」研究團隊表示,電晶體頻率與影像解析度成正比,藉此成果不但讓影像檢測解析度更上層樓,還可以廣泛應用於生醫檢測如人體掃描、及影像雷達偵測、高速傳輸與太空微測等眾多領域,為影像掃描科技帶來新變革。

張翼表示,已有國外廠商與團隊接洽研發成果,未來亦將與日本Panasonic及美國Qu nstar簽訂產學合作,將有助於為高頻微電子領域製程帶動更進一步發展。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