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長輩即便不良於行,也要多到戶外散步、彼此互動,以延緩失智情況發生。
AD8極早期失智症篩檢 防治效益大
衛生署為早期發現失智患者,以延緩退化、降低患者家庭之痛苦以及社會成本,二○○八年與台灣失智症協會及臨床失智症學會共同推動「極早期失智症篩檢」及預防失智症行動。
中文版「AD8極早期失智症篩檢量表」的主要作者,現任台灣臨床失智症學會常務理事的高雄市立大同醫院神經科主任楊淵韓醫師表示,AD8係由聖路易華盛頓大學阿茲海默症研究中心發展,該量表只有八題且只需數分鐘實施,在實際應用上,對極早期失智症患者,具有「高信效度」。
學者研究指出,失智症的直接花費,在輕、中、重度之比為一比一‧五比二(1:1.5:2),因此應將預算投入在早期篩檢及早期診斷,延長在輕度失智的時間,不但可減緩退化、提昇患者家屬生活品質,又合乎成本效益。
台灣失智症協會前理事長李明濱表示,失智症是一症侯群,包含記憶力、定向力、判斷力、語言能力、抽象思考力、計算力及注意力等之障礙,且影響到人際關係及工作能力。失智患者常出現妄想、幻覺及人格改變等精神行為症狀,以致造成家人嚴重困擾及照顧負荷,加上對疾病不了解,導致家庭關係受損、照顧品質低落,甚至主要照顧者也成為「隱形病人」。
現任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邱銘章指出,目前僅有少數的病人在失智症極早期階段被診斷出來,主要因為缺乏具敏感度和容易施行的工具,來檢測極早期認知功能的衰退。失智症早期腦部病理缺損較少,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效果最好。
由於台灣較缺乏對極早期失智症篩檢工具,楊淵韓醫師目前正與佛光山慈悲基金會護智中心合作推廣中。他肯定透過AD8篩檢後,再轉介專業醫師確診,對失智症的防治,具有相當大的效益。因此樂見AD8量表在亞洲各國積極推展,也期望未來能進行跨國研究,共同解決高齡社會中失智人口快速增加的問題。
楊醫師目前已和中國北京大學完成簡體版的校正,並已在中國廣泛使用AD8,另也已完成台灣本土失智症之登錄計畫,且將於今年失智症世界大會(ADI-2013)發表演講。
預防失智症
應把握四多
失智症協會提醒,家有失智者,除應留意金錢使用及保管,還要留意患者服藥的時間及劑量;與失智症患者溝通時,切忌責罵。失智症預防應把握「四多」:多運動、多動腦、多社交互動、多採地中海飲食,即多攝取蔬菜、水果、五穀雜糧、深海魚油及橄欖油,將有助延緩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