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參加佛光山的活動,總感覺星雲大師無時無刻在說法,《百年佛緣》的新書發表會也不例外,發表會中佛光山人間衛視轉播大師的弘法歷程、佛教青年歌詠隊表演,都有不忘初心,以示傳承之意。
爾後是來賓介紹及致詞,包含台灣社會四十餘位各界精英,教育部政務次長黃碧端後來在致詞時感懷地說,也只有星雲大師的號召力,能把大家群聚一堂。
發表會最讓人期待的是星雲大師的開示,「百年佛緣,一言難盡」,星雲大師讓慈惠法師用一問一答的方式,來解開各界對《百年佛緣》的好奇。
慈惠法師問:「大家說星雲大師、佛光山極有錢,因此能辦理很多事業,師父對『有、無』如何看待?」
星雲大師回答:「我少年貧窮,但因有佛,故覺得很富有;現在大家覺得我很富有,但這都不是我的,而是大家的,故事實上我也很貧窮」。
慈惠法師又問:「您弘法行程如此忙碌,百多萬字這麼大部頭的書,如何找時間處理,您如何安頓調理忙碌心情?」
星雲大師回答:「我沒有感覺很忙,人忙、心閒,如是而已」。
慈惠法師又問:「慈悲與貪欲如何平衡?」
星雲大師回答:「我就是有一點慈悲心,才來當和尚,我也有貪欲,但不為自己,就是貪國家富裕,佛教興盛,大家生活過得好一點吧!」
慈惠法師又問:「大師已經八十餘歲,罹患多年糖尿病,您如何處理老與病的問題?」
星雲大師答說:「不管它,就沒事了吧!就與病為友。心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
慈惠法師又問:「傳統與現代在佛光山如何平衡?」
星雲大師答:「傳統與現代沒有界線,保持開放的心就會平衡,世間與出世法是可以調和的。」
慈惠法師又問:「您獲得世界各地諸多榮譽博士學位等尊榮,有何想法?」
星雲大師答:「我從來沒有想要得到這些,這些都是因大眾而有,我其實一無所有,只有感謝大家」。
新書會的最後,由著名主持人勾峰與李景光朗誦大師寫在《百年佛緣》之後的〈人間佛緣百年仰望〉,「從《百年佛緣》要出版了,有人問我今年幾歲?我反問地球:您活了多久?地老天荒,我在哪裡?……」的序曲開場,到「寄語諸佛光人,正派、慈悲、承擔、服務,要把佛光山打造成佛國淨土,佛光永普照,法水永長流,這就是我們永世的願望,南無佛,南無法,南無僧」結尾。兩人字正腔圓、感情飽滿的音色伴隨輕柔的樂聲一路訴說,將大師弘法的理念、對人間,甚至宇宙的企盼都說到了。這來自胸臆的美聲,如詩般的樂語,迴盪在每人耳際,感覺像在永世的時空中,完成人間說法的歷程。「百年佛緣,人間說法」,這真是一場令人回味的新書發表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