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也就是數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的一字。
這個一,究竟是一橫的「一」字,還是阿拉伯數字一豎的「1」字呢?
說來有趣!同樣都是指一,為什麼我們中文的一字是橫躺的,阿拉伯數字的1卻是站得直挺挺的呢?
曾經我用這樣的問題問小朋友,孩子們天馬行空的答案,真是令人讚歎,有的說躺下來的一比較舒服,也比較好寫,所以中文的一字是一橫;而外國人長得比較高,所以一字就得要站得直挺挺的。
如果您是文字的創始者倉頡,您會認為誰說的比較有理呢?
在古老的文字表現上,不論是甲骨文、金文、小篆或者是隸書、行書,這一字都是始終如一地長成一個樣兒,就那麼一橫,非常好認,它的意思就是數字的開始,而最初的的一位數字也是這個一。
至於說到一豎的這個阿拉伯數字「1」呢,在甲骨文、金文、小篆上都有它的蹤影,不過,這一豎可不是念「1」,而是念成「滾」,是上下貫通的意思,衍伸到了今天就有直的意涵了。
雖然這一豎「1」很好寫也很好表現,但是它的亮點似乎被一橫的一字「蓋台」了,所以,在我們書寫的時候,這一豎的滾字幾乎沒有單獨出現過。雖然如此,這代表一豎的滾字,卻也像一橫的一字一樣,始終都沒有從我們的生活中消失過喔!
樂在學習,學習有愛,愛就開心!希望您會喜歡今天為您所介紹的一字。
本專欄與台北電台《台北‧Education》(周一~五晚上九~十時播出)節目合作刊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