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雲集‧翰海微瀾】 摩喝樂,人間歡會 ──七夕節的偶神

雲窗 |2013.04.11
1610觀看次
字級

「明河風細,鵲橋雲淡,秋入庭梧先墜。摩羅荷葉傘兒輕,總排列、雙雙對對。 花瓜應節、蛛絲卜巧,望月穿針樓外。不知誰見女牛忙,謾多少、人間歡會。」宋詞〈鵲橋仙〉裡,描述著七夕乞巧節,古人祭拜牛郎、織女的習俗。事實上在宋代每到七夕,人們所供設的「巧神」名為「摩喝樂」,那是一尊小泥孩兒像。

根據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裡所記載,北宋汴梁七夕節的場景,可用「盛況空前」來形容:「七月七夕,潘樓街東宋門外瓦子、州西涼門外瓦子、北門外、南朱雀門外街及馬行街內,皆賣摩喝樂,乃小塑土偶耳。悉以雕木彩裝欄座,或用紅紗碧籠,或飾以金珠牙翠,有一對值數千者。禁中及貴家與士庶,為時物追陪……至初六日、七日晚,貴家多結彩樓於庭,謂之『乞巧樓』。鋪陳摩喝樂、花瓜、酒炙、筆硯、針線,或兒時裁詩,女郎呈巧,焚香列拜,謂之『乞巧』。」

可知當時街道里巷、茶樓酒館,競相崇尚侈靡之風。有趣的是,摩喝樂又名「摩羅」,源於佛教密宗大自在天的化身,那是創造之神、再生之神,以及歌舞之神。在《大正新修大藏經》裡,有摩羅化身的「伎藝天女圖」,說明了密宗的伎藝天女至遲到了宋代已被民間引為七夕節俗,而且已經產生了中土化的形象。

《西湖老人繁盛錄》云:「御前鋪賣摩羅,多著乾紅背心,繫青紗裙兒,亦有著背兒、戴帽兒者。牛郎、織女,鋪賣盈市。」那「背兒」正是宋代女性家常穿的長上衣,後來也穿在摩喝樂身上,扮成織女的樣貌,而那戴帽兒的自然是牛郎了。

及至元人孟漢卿在雜劇唱詞中提到:「你曾把痴愚的小孩提,教誨、教誨的心聰慧,若把這冤屈事說與勘,不強似你教幼女演裁縫,勸佳人學繡刺……我與你曲彎彎畫翠眉,寬綽綽穿絳衣,明晃晃鳳冠霞帔,妝嚴得你這樣為何?」

七夕節織女、牛郎的形象,在宋代結合了佛教摩羅的文化意涵,至元代更有著紅衣、戴鳳冠的貴婦形象,以教導兒童發展聰明心智。

一尊可愛的七夕小偶像,無言地訴說了民間傳統節慶文化百川匯流的多元風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