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興泉收藏一套滿清歷代皇帝的「十帝錢」,十分難得一見。圖/記者邱麗玥
【記者羅智華台北報導】不少人對蒐集老銅板有興趣,如果是收藏上千枚涵蓋中國歷代的古錢幣可就不容易了。享年九十九歲、行醫四十載的老醫師劉興泉,生前花了一甲子時間,到世界各國蒐集海內外錢幣、鑰匙鍊、鈕扣、石頭、紀念章等古玩,種類之多猶如一座小型博物館。他的兒女特別在今年一百歲冥誕,舉行「穿越時空的典藏─劉興泉老醫師百年紀念展」,表達對父親的思念,並將收藏分享給更多人。
「父親對任何事物都充滿好奇,即使到老,仍保有一顆赤子之心。」談到收藏緣起,女兒劉家馴笑著說,因為爸爸名中帶「泉」字,古意正好是「錢」的意思,而這樣的巧合,也意外開啟他收集古錢的因緣,只要一有空就往昔日中華商場、古董店挖寶,甚至不惜遠赴海外尋覓各國錢幣。他們常開老爸玩笑,花可以用的錢,去買沒法用的古錢。
不僅如此,處事嚴謹的劉興泉每次一買回古錢,還會小心翼翼地用酒精消毒、以小鐵刷拭去鏽汙,並蒐集史料考證每枚錢幣典故、依年代分門別類擺放,相當考究。他的錢幣收藏不但數量多達三千五百枚,年代更是久遠,從東漢王莽的刀錢到清朝古幣都涵蓋其中,裡頭還包含一套從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宣統等滿清歷代皇帝的「十帝錢」,讓每個參觀者就像踏入時光隧道般、親眼目睹古往今來的歷史。
劉家馴表示,同樣喜愛收藏古物的哥哥還封父親是「石泉老人」,連自稱「十全老人」的乾隆皇帝都自嘆弗如,因為乾隆只收集到四任皇帝的錢幣,比不上老爸珍藏的十帝錢。
劉興泉不只對錢幣情有獨鍾,其珍奇收藏還包括上千張從民國三十九年開始發行至七十六年的愛國獎券,券面上繪有當年國民政府宣導人民反攻大陸的意識宣傳,及二十四孝推廣、春夏秋冬節令等不同珍貴圖案,如同見證台灣一路走來的時空背景,令人嘆為觀止。
劉家馴感性地說:「每當看到這些收藏品,就像看見父親的臉龐,彷彿他從未離開過我們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