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他要發行《影印大正大藏經》,透過孫立人將軍的夫人孫張清揚女士促成,得到外交部長葉公超先生從日本空運一部《大正大藏經》到台灣來影印。那個時候的台灣,一本雜誌都難以推銷,哪裡談得上大藏經呢?他要我組織一個宣傳團,到台灣各地去宣傳。
我自覺聲望不夠,就提出要求,我說,是不是請我們《人生雜誌》的社長南亭長老擔任團長,我來領隊,請宜蘭弘法隊的青年來參與?他說:南亭法師那裡我來邀請,你回去宜蘭組織宣傳團吧!
民國四十四年夏天,我們一團近二十人,從宜蘭出發,經花蓮、台東,一路從北到南。那時候團員中,除了南亭老法師外,有煮雲法師、廣慈法師,再有就是宜蘭的佛教青年,現在佛光山的慈惠法師、慈容法師,都是那時的團員。我們環島四十四天,沒有一天遇到風雨。常常是前一站在下雨,我們一到,便已天朗氣清,心想,是不是法寶重光的力量呢?
正如東初老跟我講的話:「你應該要感謝《人生雜誌》,替你發表文章,讓你的知名度提高。」不過我心想,「我為《人生雜誌》效勞,是以摩迦的筆名做總編輯,並不曾想為自己打什麼知名度。」只是這也不值得和長老辯論。今日想來,確實也不錯,年輕人不要太過計較待遇,只要你耕耘,播了種以後,還怕不能開花結果嗎?
後來因大藏經發行收入不錯,在北投光明路建了「中華佛教文化館」,我們也經常去聽他開示。他確實立論都有見解,不過假如現在要真正研究起來,他的立論見解,能奉行實踐的學生,大概就是我了!而我在東初長老那裡,確實得到許多法寶、理論,真是一句名言,勝過七寶布施。
東初長老來台灣後,在北投法藏寺閉關,主辦《人生雜誌》,編印過《中華大藏經》,出版過《中華佛教美術》等等,總之,他是個熱心文化的長老。
和東初長老閒談,是人生樂事,但是聽他上課,長篇大論,就沒有那麼精彩了。後來我也促成聖嚴法師拜他為師,並且跟他建言,把中華佛教文化館交給聖嚴法師執掌。所幸,聖嚴法師後來創建法鼓山,弘化於一方,讓曹洞宗在台灣有了法脈傳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