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谷歌(Google)翻譯每天進行的翻譯工作達十億次,它支援六十五種語言,不僅內容包羅萬象,也改變了人類生活,美國一對史密斯夫婦(Smiths)甚至靠谷歌翻譯,讓一名中國孤兒官燕(Guan Ya,音譯)找到愛。
美聯社報導,谷歌翻譯功能的發想者法蘭茲‧歐奇(Franz Och),在密西西比州的史密斯夫婦身上,聽見聞所未聞、關於谷歌翻譯的動人故事。歐奇說:「我每天要面對很多不同的演算機制,但聽到他們的故事後,讓我覺得好值得。」
史密斯夫婦有三名小孩,包含一名從中國領養的三歲女兒,妻子妮姬(Niki)原本沒打算再增加家庭成員。不到一年前,她瀏覽網站看到一群孤兒的照片,她一一為這些孩子留下簡單的祝福。然後,她看到了官燕。
妮姬提及這段網路上的偶遇說:「我第一次在網路上看到她,就深信她應該當我們的女兒。」便決定領養官燕。
不過,史密斯夫妻在領養官燕的程序上面臨重重阻礙。首先,中國法律規定孩童要年滿十四歲才能接受領養,而官燕還要數個月才會滿十四歲。除此之外,官燕是個聾啞女孩,不但不會說英文,連話都不會說。
然而,史密斯夫婦跨越重重障礙,並在中國和美國當局支持下,透過谷歌線上翻譯,寫了一封封電子郵件、填寫一張張表格,加速行政程序。
有一天,妮姬收到一封官燕的電郵,但信上的中文字讓妮姬無從讀起;這時谷歌翻譯扮演了重要角色,妮姬將信中內容剪貼到網站上的翻譯欄,從此開啟了史密斯夫婦和官燕關於愛、家庭和生活的溫暖對話,也讓官燕本月即將成為史密斯家庭的新成員,而彼此都溝通都是透過谷歌翻譯。
妮姬說:「電腦和軟體都是工具,但我認為,這些工具讓我們更容易緊緊相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