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藝術拆解暴力 他把武器變珠飾

 |2025.11.25
41觀看次
字級
齊曼將一架退役的蘇聯米格-21戰鬥機,改造成一件精美的藝術品。圖/取自齊曼官網
婦女們手製珠飾,提供齊曼創作。圖/取自齊曼官網
齊曼在他改造的卡斯皮爾汽車旁。 圖/取自齊曼官網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南非藝術家齊曼(Ralph Ziman)的人生被槍枝暴力深深烙印,他回憶自己在約翰尼斯堡(Johannesburg)成長的1970年代至今,被人以手槍指著的經驗多達20次,這段歷史最終讓他決定以藝術對抗暴力,現居美國洛杉磯的齊曼,多年來專注於以珠飾重新詮釋軍事符號,將它們轉化為對話和反思的工具。

他的系列作品「大量生產武器」(Weapons of Mass Production)中,每個元素都象徵著暴力的不同層面,AK-47步槍是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南非生產的卡斯皮爾裝甲車(Casspir)是鎮壓工具,而米格-21戰鬥機(MiG-21)則是冷戰時期全球對抗的象徵。

在1980年代南非捲入安哥拉內戰(1975-2002)和南非邊境戰爭(1966-1990),古巴派出米格-21戰鬥機攻擊南非空軍,這場戰爭最終為南非帶來巨大的經濟和政治代價。

展出後拍賣 轉助戰爭受害者

齊曼2019年開始挑戰以珠飾完整包覆一架米格-21,這架由美國佛羅里達州雷克蘭(Lakeland)軍事承包商取得、長達51英尺(約15.5公尺)的蘇聯退役戰機,被拆解後運至洛杉磯工作室。

齊曼的團隊以紙張在機身分割設計,再將圖樣寄往南非,交由來自辛巴威與南非恩德貝勒(Ndebele)社群的工匠手工製作,「製作米格-21模型時,我們使用大約3500萬顆珠子,超過100人參與這項工程,歷時5年。」

選擇珠飾並非偶然,而是根植於他的文化記憶,他說:「我從小就接觸珠飾,保姆是恩德貝勒族人,她總是給我們帶珠飾之類的東西。」

這架MiG-21今年夏天於美國西雅圖飛行博物館(Museum of Flight in Seattle)亮相,接下來巡展結束後將被拍賣,收入將支持教育計畫,並投入烏克蘭兒童藝術療癒。

齊曼說:「我喜歡這樣的想法,一架在蘇聯製造的戰機,如今能被轉化為幫助俄烏戰爭受害者的力量。」對他而言,這項計畫不只是回顧南非,更顯現全球軍事化的現象。

他沉重說:「歷史不只是押韻,它其實會重演。」齊曼以藝術拆解暴力符號,讓歷史傷痕透過工匠技藝與文化傳承,轉化為跨國連結與正向行動。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