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教我的事-- 安忍的法寶

鄭石岩 |2013.04.08
1584觀看次
字級

每個人都必須面對自己的現實生活,心甘情願地承擔它,並負起責任,設法解決。這樣精神生活才會振作,才會健康。反之,遇到不如意便想逃脫,碰到挫折就找藉口規避,自我功能就愈來愈脆弱,甚至帶來心理症狀。

照顧孩子、呵護他成長,提供他學習和承擔的機會,是教導上正確之路。但如果愛護到無微不至,反而剝奪他多元學習的機會。母親常常提醒我:「辛苦是難免的,吃苦就像吃補,每吃過一次苦,都能令你成長強壯,更有本事掌控未來的命運。」她總是用生活中的小事物,來比喻人生的大道理,她說:「田園裡的果樹是一株株栽上去的,只要你肯幹就會豐收。倉房裡肥碩的番薯,是一擔擔從山上挑下來的,安忍著辛苦工作,就會有豐收的喜悅。人不但要不怕苦,還要找該做的事做。」

母親認為安忍一時之苦,是迎接新機和拓展新局的妙方。我開始念大一時,一種全新的希望,展現在我的眼前。我也很努力想要充實自己,下定決心苦讀一番。有一天的傍晚,我突然很想家,想跟母親分享我的心得。於是攔了夜車回宜蘭,夜裡步行六公里回到家裡,那時已經十一點鐘了,我踏進屋簷之際,聽到父親正在責備母親,我及時停下腳步,站在門口聽聽他們為何爭吵。

父親一再的說:「孩子高中畢業已經很好了,為什麼要讓他念大學,少一個人做事,家裡就少了一份收入。家裡這麼多孩子,食指浩繁,怎麼撐得下去呢?大學一念就是四年,我們怎麼過日子。」母親平靜的語調安撫他說:「兒子能讀書就要讓他讀,我們撐得下去的。我知道他會去當家教,找工讀機會,寒暑假也會配合你一起做生意。辛苦一些,四年很快就過去。將來他會有好前途,家裡也會有希望。」

我站在屋簷下,聽著他們的交談,一個是抱怨的心情,一個是低聲的安撫。我站了半個小時,怕驚動他們的交談,不敢移動腳步。屋前暗夜的蓮霧樹下,似乎更令自己陷入漆黑的思緒。直到屋內恢復平靜,他們都入睡了,我還是不敢敲門入內。又過了半個小時,我才敲門入內,我裝得很自然,好像什麼事都沒聽到過。

次日,父親上台北工作,我還有一點時間跟母親閒聊,據實告訴她,在門外所聽到的一切。她不等我說完,就迫切地說:「你已上了大學,就要安心的讀書。父親抱怨的話要安忍下來。昨晚你能冷靜地在門口站一個小時,不當面爭執,就是安忍。你做得很對,以後要盡可能在寒暑假或大節日過去幫他忙,父親就會寬心和安慰。要記住!佛法中的『安忍』正是你現在最需要的法寶。」

我本來想跟母親表明,為了不讓父親失望,可以放棄學業,回鍋從商。但聽到母親懇切的叮嚀,我只好忍了下來,並回覆她說:「我會遵照你的意思去做,也會打工、當家教、力求自立自強。俗語說:頭髮已經理下去了,就得弄得有模有樣。」她聽到我這麼說,欣慰的吸了一口氣,臉上露出笑容說:「你能定對的處事,才會有好前途。看遠一點,不要被父親的幾句抱怨給擾亂,你不該跟他一般見識,要有超越父親的眼光和胸襟。」

母親的安慰和鼓勵,真像三月的春暉,照亮了我的心境,也給了我溫暖。每當回味往事時,總會想到這一幕溫馨的情境。

我大三的暑假,依法必須接受軍訓,整個暑假都在步兵學校接受嚴格步兵訓練。我沒有打工,更沒有幫父親作生意。結訓緊接著就是註冊開學,我回到家裡,正為籌措學費煩惱,母親知道我的心事,笑著對我說:「你父親已經為你準備好註冊費用了,他就是嘴巴不好,毫不遮攔地說話和批評,但心裡頭的愛心還是滿滿的,你能了解他、懂得安忍,就能保持親情和樂。」

聽完母親這番話,深感父母之愛的深厚。我一方面感激他們的養育、照顧和提攜,一方面慶幸母親的智慧,教我從安忍中看到父愛,體會到父義母慈的真諦。更重要的是安忍的妙方,漸漸成為我待人處世的法寶,從中受益之多,無法一一枚舉。

本專欄將由遠流集結出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