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避風港,是安樂窩。俗語說,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無論成功失敗,光采落寞,最想回的就是家。
家庭和樂,笑聲盈堂,家人就喜歡回家。家庭吵吵鬧鬧,紛紛擾擾,耳朵不得清靜,缺乏溫暖,享不到舒活,就會想盡辦法,逃脫為快。
星雲大師說,有家很幸福,貧窮也不要緊,所謂「金角落、銀角落,不如自己家裡的窮角落」,沒有家苦不堪言,有家歸不得更痛苦。家人要如何相處?最重要的是「和順」。家和萬事成,家不和萬事窘,家和才有凝聚力;家不和,「四分五裂」,必然破碎。
研究結果指出:孩子學習低落,除了智力因素外,有六成來自家庭因素,包括父母吵吵鬧鬧、家暴,及家庭資源不足等。可見家庭不和順,影響的不只是大人的情緒,孩子的心理與成長也受重挫。
走入歧途的問題青少年和兒童,大多來自破碎家庭,父母不和,各奔東西,孩子缺乏管教,缺乏照顧,缺乏溫暖,缺乏信心,在五光十色,光怪陸離的社會,很容易迷失。和順是締造美滿家庭的重要根基,有了和順家庭,才能培育孩子「自心和悅」的良好品格。
星雲大師提供二個方法,調和家人的關係:一是主動了解對方。發生爭執時,試著還原對方的立場,揣想為什麼會這樣表達,身處其境,感同身受,用同理心關懷彼此。二是看「大」不看「小」。家人溝通時給原則,別因小事碎碎念,破壞和樂氣氛。
家庭是社會的基石,無論大家庭或小家庭,和順最重要,不吝惜給對方讚美、鼓勵、尊重,尤其夫妻間「我愛你」,是一生一世講不厭的,也是促進感情的潤滑劑;更重要的是珍惜緣份,愛心不變,用歡喜心營造家庭和樂。
要家庭和順並不困難,也沒有什麼大學問、大道理,夫妻同心,萬事成金。星雲大師說,彼此有不同的習慣、思想不要緊,即使遇到困難,只要和順一心,就能走過風風雨雨,迎向風和日麗。
「家庭和順」說簡單也簡單,說困難也困難,端看心態和作法,有的丈夫是「大男人主義」,樣樣以自己為主,不顧家人的感受與需求。也有妻子「以皇后自居」,唯我獨尊,目中無人,這樣如何創造和諧家庭?如何培養夫妻恩愛,如何教養子女溫良恭儉讓?如何維持家庭幸福?
「在家裡,彼此要和氣,不要鬥氣,能夠製造家庭歡喜的人,就是最能幹的人。」大師勉勵大家,到世間做人不是為生氣而來,是為歡喜而來,不要比較、計較;夫妻不是為生氣結婚,不是為生氣養兒育女,是為歡喜而來,所以孩子要好好教育,好好愛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