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對全世界的天主教徒而言,二十四日「棕枝主日」是很重要的日子,不僅為一年一度的聖周揭開序幕,教徒開始透過種種宗教活動懺悔罪行,並重建對上帝的信心。按天主教曆,棕枝主日是四旬齋的第六個且是最後一個星期日,而今年的棕枝主日落在三月二十四日。
「棕枝主日」是紀念耶穌殉道前最後一次進耶路撒冷,信徒做禮拜時,會把象徵勝利的棕枝交給神父祝福,之後掛在家門口,直到翌年的「聖灰周三」燒為灰燼,抹在額頭上,提醒自己人身終會毀滅,唯有信上帝才能得永生。
從二十五日的「聖周一」開始,天主教信徒每天會聚集在教堂或神像前,以方言吟誦救贖故事,稱為「誦讀」(Pabasa),一直持續到「黑色周六」。
聖周四是「濯足節」,信徒會步行到住家附近的七或十四所教堂做「巡拜」,以紀念耶穌走過的十四段「聖十字苦路」。
各地自認罪孽深重的信徒,會於「良善周五」重演耶穌殉難過程,沿途以荊棘鞭笞自己,甚至會有人自願被釘上十字架,透過肉身的痛苦尋求救贖。
緊隨而來的「黑色周六」,信徒哀悼耶穌死亡,然後守夜迎接次日的復活節,慶祝耶穌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