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媒體改造的機會

 |2013.03.20
1955觀看次
字級

台灣的媒體最近掀起一股腥風血雨,電視新聞連續十幾分鐘都是新北市八里命案和醃人頭案的報導,談話性節目也都是無所不知的名嘴上天下地大談案情和推理。即使這個個案件是社會矚目的重大刑案,案情離奇,充滿話題性,但是夠了,社會不需要媒體填塞那麼多的負面能量,別再繼續炒作刑案,汙染閱聽人的心靈吧!

從新聞要素看,兩大刑案的確是新聞,能夠把持住新聞專業的尺度,不過度渲染誇大的媒體,必須要有慧見與定力。大多數媒體無不以閱聽人愛看,媒體應滿足閱聽人的需求由,派記者重回現場比手劃腳,名嘴也到現場演給大家看,命案是如何發生,凶手如何心狠手辣,如果現場演不來,還可以用電腦動畫模擬,滿足大家想像的空間。

儘管媒體幾乎認定兩大命案的凶手,但是在檢警偵辦過程中,兩個命案都沒有直接證據,所有媒體轉述檢警調查的內容幾乎都是間接證據,無法將犯人定罪。媒體言之鑿鑿地指證凶手,給偵辦單位莫大的壓力。而破案壓力有時就等同於冤案壓力;檢警迫於對社會和媒體有所交待,即使證據不足,只要取得犯人認罪口供,就匆匆偵結起訴,後來常常被告在法庭翻供,案子就無以為繼,成為台灣的人權和司法紀錄中難看的疤痕。

一手帶起電視脫口秀的主持人李濤和「新聞夜總會」主持人李艷秋,最近宣布退出節目。李艷秋在最後一集承認,過去幾年,由於「新聞綜藝化」,她也變得隨波逐流,自覺有違新聞專業,因此向觀眾道歉。李濤說:「長期以來看台灣的媒體,呈現建構的這個台灣,是怨氣沖天、對立不滿,一個台灣、兩個世界,到底哪一個是真實的台灣,長期以來從事媒體的工作,從來沒有像現在這麼挫折過。」

李濤和李艷秋最後都說了真心話,只是這番反省來得太遲了。過去十數年他們是談話性節目的「始作俑者」、主持人,經營者、決策者。目前的媒體生態環境淪落到他們也看不下去,他們和所有的媒體工作者都應該負起責任。

電視經營競爭激烈化,為了追求低成本和高收視,新聞界線模糊,主播和藝人、新聞與綜藝、政論和一般談話節目完全分不清楚,更嚴重的是這些電視節目都被冠上了「新聞」的專業名字,像什麼哈新聞、追新聞、話新聞、挖新聞,事實上節目內容和標準跟新聞風馬牛不相及。

而談話性節目原本是邀各方意見的學者專家,以中立客觀的態度討論議題;最後卻為了較佳的播出效果,避免邀訪來賓的困難,變成黨同伐異的同志會,能說善演的名嘴取代了學有專長的專家學者,談話性節目的公共論壇功能完全喪失,反而成為特定意識形態的鼓吹大會,助長社會的對立分歧。

在媒體的黑暗時代,媒體人自省是重要的;但是除了自省的慧見外,還要能有專業的執行力,抗拒壓力的定念。李氏夫婦的感嘆太晚,做得太少,現役的媒體人不想像李氏夫婦一樣後悔,就從現在改變媒體環境,就從手上進行的新聞事件中開始吧!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