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觀蘅綜合外電報導】三月二十日是「國際幸福日」(The International Day of Happiness),泰國民意調查發現,遵守宗教教義對國民的幸福指數很重要。因此,泰國心理健康廳呼籲泰國國民多參與宗教活動、鍛鍊身體,以增進個人的幸福感。
聯合國調查顯示,在一百五十六個國家當中,泰國的國民幸福指數排名第五十二,在東盟國家中,僅次於新加坡和馬來西亞。
根據泰國精神健康廳與促進國民健康、國家統計局、國民幸福調查中心等單位研究調查發現,近五年來因政治分歧和經濟問題,泰國國民的幸福指數提升較慢,不過家庭成員多相聚、定期運動、遵守宗教教義等,對國民的幸福指數同樣重要。
泰國家庭組織慈善會先前公布的家庭民調指出,泰國國民宗教意識日趨淡薄,約有四成二民眾每月參加一次宗教活動,三成隨緣參與。調查也指出,家庭中,母親是組織家庭成員參與宗教活動的主要人物,其次是父親、祖父母。在宗教活動中,參與最多的是布施,約有五成七,僅百分之八點二的人是聽經聞法、參與佛學講座,約百分之三點二的人會禪坐修行。
心理健康廳長哇奇拉醫師表示,泰國人在精神健康方面是良好的,但需要加強促進國民幸福指數,具體方法包括經濟收入、就業、相互信任、有利於國民幸福的宗教活動、健康活動、家庭和睦、教育和男女平權等。他呼籲民眾應預留更多時間,讓個人和家庭有機會享受快樂幸福時光,不要沉迷於高科技產品造成親情疏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