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花集‧紅樓夢】情不情── 寶、黛的生命情調

文/朱嘉雯 |2013.03.19
1375觀看次
字級

我們在《紅樓夢》裡看到賈寶玉具有一種奇特的個性,用第三十五回傅家媽媽的話來形容:「時常沒人在眼前,就自哭自笑的;看見燕子,就和燕子說話;河裡看見了魚,就和魚說話;見了星星月亮,不是長吁短嘆,就是咕咕噥噥的。」賈寶玉的表現往往不入世人之眼,故而被譏評為「痴」、「呆」。

不僅如此,連小書房裡掛的畫中美人,甚至是劉姥姥信口開河編造的抽柴火的小女孩,寶玉都要認真訪求、親自慰問。這使我們想起脂硯齋曾提示讀者,本書末回將有一篇〈情榜〉,其中對每一位重要人物都有貼切的評語,屆時賈寶玉的評語將是「情不情」。那意味著賈寶玉是對生活中一切不情之物,都奉獻了真情,無論是魚鳥星月,抑或卷軸美人。

而所謂的「不情之物」,有時也指與寶玉無親無故之人,甚至是寶玉並不鍾情的對象,例如:畫薔的齡官、在園中燒紙祭奠菂官的藕官、獨對賈環一往情深的彩霞,和已經訂親的邢岫煙。儘管有時香菱、平兒等人對寶玉的體貼也並不領情,然而寶玉仍只顧疼惜她們,為她們排憂解難,為她們的薄命悲傷落淚。想來那不情之物都能牽動賈寶玉的真情,更何況是他所鍾情的對象!

與賈寶玉的情感意識相互對位的,是林黛玉的「情情」。這也是脂批所透露的末回情榜中,作者對於林黛玉性格形象的總結,亦即她總是懷抱著一片真情獨鍾於寶玉。然而,作為大觀園內最富有靈性的女詩人,林黛玉也總是對於自然界的不情之物,賦予深厚的情意。她的〈葬花吟〉、〈秋窗風雨夕〉、〈桃花行〉等作品,皆因其化不情為有情的點睛之筆,而使得大觀園裡的落花秋雨,無處不綻放出撼動靈魂的藝術感染力。

尤其是暮春時節,眼見花謝花飛、紅消香斷,林黛玉憐惜不已,便以一抔淨土,將繽紛的落英細細收藏掩埋,詩人因而有葬花之作。及至清秋時節,連宵的寒意牽引起如泣如訴的愁思,林黛玉便又在不眠的深夜,寫下〈秋窗風雨夕〉。當她將天地間並無知識的花木景物,當作有生命有情感的對象來詠嘆長吟之時,她也與賈寶玉一般地達到了「情不情」的纏綿意境。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