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台大醫院醫療團隊進行大規模臨床試驗,證實治療自發性氣胸病人,以導管抽除空氣後追加肋膜沾粘劑,新療法可降低氣胸復發率四成,七成患者無須住院、開刀即可有效治療自發性氣胸,可望改寫自發性氣胸的國際治療準則。
台大醫院胸腔外科主治醫師陳晉興說,自發性氣胸常見於十五至四十歲身材瘦高男性,係因肺臟肋膜腔內出現空氣,導致肺臟塌陷,影響呼吸功能,嚴重者可能危及生命。
台灣每年有二千多名自發性氣胸患者,需接受胸管排除空氣或手術治療,但依據國際治療準則,第一次發作的自發性氣胸治療方式,在使用細針或胸管抽除空氣治療後,復發機率仍高達五成,只能治標、無法治本。
台大醫院研究團隊自二○○六至二○一二年,針對二百一十四位患者進行臨床試驗,結果顯示,在抽除空氣後追加使用「美諾四環素」肋膜沾粘劑,可將氣胸治療後一年復發率,由四成九降為二成九,病人日後需接受手術治療的機率也由四成四降低至二成九,且受試者無明顯併發症,七成患者無須住院治療。
計畫總主持人台大醫學院院長楊泮池表示,這項研究由台大醫院醫療團隊,包括外科部、內科部、急診醫學部及臨床試驗中心組成,同時也與亞東醫院急診部進行大規模隨機臨床試驗。研究結果不僅登上國際頂尖醫學期刊《刺胳針》,也刊登於知名醫療新聞網MDL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