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台北市立美術館成立三十年,正舉辦「隱藏的真實:典藏品修復展」,展示從一九八八年以來,七十六件重要油畫、水墨、膠彩、紙質等作品的修護成果。另外,展覽期間也舉辦修復體驗課程,讓親子體驗了解畫作的修復過程。
「隱藏的真實:典藏品修復展」分為「可見/不可見」、「科學/對話」、「歷史記憶」與「藝術再現」等四展區,以紀錄片放映、數位互動裝置,及修復室重現於展區等方式展出。
北美館表示,畫作的修復會運用如X光、紅外線、紫外線、成份光譜分析等科學方法進行,發現畫作的特殊裝裱、材料、簽字、畫中畫等訊息,進而發掘藝術家獨特的創作軌跡。像是在修復謝國鏞一九六○年代油畫作「安平古塋」的正面圖像時,意外發現原來背面另有不同人的畫像,因此特別將原正面畫像及隱藏於背面的畫像共同展出。
另一幅陳澄波的油畫作品「紅與白」,則是經X光檢視後發現,原來這幅作品前後共經兩次彩繪,第一次為裸女圖,後來公開展示的花卉靜物畫則為第二次創作。
北美館也為學齡前孩童、國小及國高中生,規畫不同主題的修復體驗課程。十七、二十日邀請知名油畫修復師郭江宋,帶領參與者破壞彩印輸出的畫作後,實際體驗修復過程,了解畫作修復的基本概念。四月六、十三、二十七日,邀請水墨、膠彩畫修復師林煥盛,以畫作包裝、材料選擇等基本概念,教導不同筆材所產生不同色澤與紋路,試作小型作品保護層。活動適合國小三至六年級親子觀眾參加。
五月五、十二、十九日,則由紙質作品修復師陳宜柳,帶領參與者了解紙質的劣化情形,並示範如何採用適當材料,清潔修護作品。三個場次依次舉辦對象為學齡前親子、國小一至六年級親子、國高中生學生。
展覽自即日起至六月二日,體驗活動採網路預約報名,每場開放二十組預約報名,酌收材料費一百元。報名及相關展覽資訊網址http://www.tfam.museum,或電洽(○二)二五九五七六五六分機三○二、三一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