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核四爭議吵翻天,但這個星期,台灣近一半的人沉浸在一個共同的喜悅中:中華隊從世界棒球經典賽區域賽中脫穎而出,晉級八強,全隊開拔赴日,爭取下一階段的勝利。這是中華隊首次進入八強,堪稱台灣棒球史上的經典大事。
世界棒球經典賽四年一次,可以說是成棒的奧運會,雖然不是職業賽,球星及精彩度也許和職業競賽不同,卻是棒球界最重要的比賽,且各國是以國家代表隊層級參賽,重要性不言可喻。這次台灣不但是八年來首次闖進八強,且是分組賽第一名,令國人欣喜若狂,舉國歡騰!
分組賽展開以來,中華健兒連敗荷蘭、澳洲強敵,已令球迷瘋狂!當面臨和韓國對戰、爭取最後的晉級八強門票時,更是連不是棒球迷的人都開始討論戰況、加入看電視轉播的行列,全台集氣替中華隊加油。這種熱度與盛況,猶如一九七○年代,全台家家戶戶半夜守在電視機前,替遠赴美國威廉波特球場比賽的金龍小將加油場景的再現。
對韓之戰令全台瘋狂,根據電視收視率調查,當晚約有九百三十萬人收看電視實況轉播,共度一個緊張、刺激的夜晚。
棒球之所以吸引這麼多社會注意力,其來有自。一九六八年,當以竹竿、石頭為訓練「設備」的台東紅葉少棒隊竟然能一舉打敗資源豐富的日本少棒隊時,那聲聲清脆卻猶如驚天一擊的安打聲,就開始鐫刻著台灣全體民眾的集體DNA,也奠定了棒球成為台灣「國球」的地位。
在那個相對匱乏的年代,台灣忽然發現,我們不只有楊傳廣、紀政可以在國際體壇攀上高峰,我們的小學生、青少年也可以為國爭光,讓台灣被國際看見,那是最早一代的「台灣之光」!
台灣的棒球發展從少棒、青少棒而一路發展到成棒,並且有了職業棒球隊,甚至有優秀球星被美、日網羅;也出現了令人痛心的「打假球」、「黑球」事件。黑道介入、球員拿錢、比賽放水的劣績頻傳,當去年連廣受球迷喜愛的張誌家都淪陷上榜時,不禁令球迷心碎,社會嘆息。但這件事也令棒球界痛下決心,開始整頓積弊,給台灣的棒球發展,一個可期待的未來。
經典賽也讓我們發現,唯有在體育賽事下,台灣民眾可以不分藍綠、消弭族群之爭,團結在同一個目標、同一面國旗下,一心一意的合作。很多人也發現,這種感覺很美好、很動人。那麼,我們不禁要問,過去二十年來的藍綠撕裂,所為何來?因此消耗的社會資源與發展停滯,值得嗎?所有的歧見,真的有意義嗎?
今天,中華隊要展開八強第一戰,爭取晉級四強、繼續前進美國的機會。這一戰,不易與。但是,全台民眾會以更多的熱情與支持,替你們隔海加油。而不論比賽勝負,我們都要感謝中華健兒們帶給我們的興奮、榮耀與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