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世宗雍正皇帝,好不容易使出各種手段當上皇帝之後,為了讓權力能夠順利交棒,不讓皇子們為了爭奪皇位慘烈爭鬥,於是就建立了祕密建儲制,把繼位人選事先寫在詔書上,放在鐍匣裡,並高掛在乾清宮順治皇帝書寫的「正大光明」匾的後面。
雍正雖然有十個兒子,但最終能順利成長的只有三子弘時、四子弘曆、五子弘晝與六子弘(ㄧㄢˋ)。
弘時是齊妃所生,弘曆小弘時七歲,生母為鈕祜祿氏。當時齊妃較鈕祜祿受寵,弘時更是實際上的長子,因此有條件成為皇位接班人。但雍正卻看上了弘曆的聰明機智,康熙更是喜愛這個孫子,甚至將他接進宮中,使得弘曆為雍正在與諸兄弟爭奪皇位上,增添有利籌碼。
雍正即位之後,雖然雍正沒說出接班人是誰,但大臣們心知肚明看得出皇位的傳承者必然就是弘曆。
雍正元年,雍正皇帝首度舉行祈穀大典,為國家與百姓祈福。典禮結束後,雍正把弘曆叫到養心殿,送給弘曆一整塊祭肉。這塊祭肉是有學問,稱為「神仙剩」也就是神仙吃剩下的肉,只有有德者才能享用。這個舉措也被大臣們解釋為權力的接班,讓弘時相當緊張。
早在康熙朝時,弘曆幾乎就已成了未來大清皇位的欽定接班人,但弘時卻仍認為自己有機會成為皇帝。而他下錯的一盤棋就是與他的八皇叔(允)走得太近,因為雍正最討厭的就是這個八弟。因此雍正趁這個機會,整肅八爺黨,甚至在雍正四年時殘酷打壓親近八爺黨的兒子弘時。雍正下諭旨說:「弘時為人斷不可留在宮廷,是已令為允(音ㄙˋ)之子,今允緣罪撤去黃帶,玉牒內已除其名,弘時豈可不撤黃帶?」雍正既殺其弟又棄其子,為了爭奪權力,親情都可拋棄。
雍正五年八月,年僅二十四歲的弘時在極度憂鬱中去世,而這一年雍正選秀女,將富察氏指給弘曆做為嫡福晉,弘曆(乾隆)即位後,嫡福晉也在乾隆二年時正式冊立成為中宮皇后。乾隆之後也恢復弘時的宗籍,希望撫平這段皇位傳承的權力傷口。
(相關內容在下午三點警廣FM104.9頻道《一點新樂園》節目同步播放,歡迎收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