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中訊】「阿榮,這個月有沒有要捐?」台中市新社區廖進榮經營的魚攤,顧客常塞錢卻不拿魚,大家知道「阿榮」四年來,已奔波籌款數百萬元,幫助無數困苦喪家完成最後一程。這樣的義行,是廖感念當年家中慘遭祝融,軍中兄弟自發募款幫助,讓他發願「這一生要助人最後一程」。
五十一歲的廖進榮,在新社街上經營小魚攤,服兵役時家中慘遭祝融,軍中兄弟集資募款幫助他,廖進榮說,雙手捧著兄弟們的心意,深深鞠躬道謝,內心發誓未來要幫助他人。
退伍後,廖進榮回到家鄉,只要人說哪家困苦人辦喪有難,二話不說就替這些不認識的家庭籌款,連當地派出所也會介紹,至今已超過三百多萬元。
市場婆婆媽媽知道廖替弱勢族群出喪葬費用,時常「掏錢不買魚」,主動捐款協助。廖進榮說,只要得知有困苦家庭需要出殯費,「當天魚貨就賣得特別快,不知道是不是神明的指示」,讓他行善更有勁。
廖進榮曾幫助兒子同學的父親出殯,長子生日當天收到同學發的感謝簡訊,寫著「很謝謝你爸爸幫助我們」,這才知道父親的善舉。「我覺得很驕傲」,長子事後主動幫助父親整理家屬名單,工作後也主動捐款助人。
廖進發堅持不拿喪家一分一毫,更不合影拍照,廖總說,能幫助家屬就是最大的回饋,甚麼都不能取代。唯獨每位捐款的大德姓名,無論金額多少,都會將收據影印單交到大家手中,確認「募多少,交到家屬手中就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