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到北京,與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會面,星雲大師亦為坐上賓。從各方演說,可一窺共同點,就是在「一中」架構下,異中求同,以和平方式合作交流。
連戰以「一個中國、兩岸和平、互利融合、振興中華」為原則;星雲大師表示,當務之急為和平往來;兩人呼應習近平,展望未來「將有更大能力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說法,事實上是相通的。
習近平提出和平統一,共圓「中國夢」;連戰稱建立「平衡、平等、有效的政治架構」是「整個民族的事業」,可「民間先行,智庫為先」;星雲大師談到,兩岸同文同種,如兄如弟,應加強交流,有異曲同工之妙。
海峽兩岸仍處於對恃,政客如同「吹笛手」,煽動種族切割,把民眾耍得團團轉,不論「本土化」或「去中國化」,都是選舉語言。星雲大師曾為文「去中國化之我見」,受到莫大批評,但從族譜追本溯源,不可否認的是「血濃於水」。
為化解族群分裂,企盼兩岸和諧相處,從連戰與大陸國家主席胡錦濤的「連胡會」五點共識到「連習會」的交流對話,目的都希望華族攜手,消滅敵意,共榮共享,再造華人歷史巔峰。
兩岸問題治絲益棼,要靠時間耐性磨合,真誠相待是最大關鍵。誠如星雲大師受訪時說,他向習近平的多項建議,以後真能這樣做到,必能加速促進兩岸和平。
何小富(彰化/自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