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觀閎綜合外電報導】中國大陸河南省洛陽市龍門石窟與北京大學簽署協定,將利用三維數位化技術實施「數位龍門石窟」系列工程,成為中國第一個將數位技術運用在石窟領域的單位。
北京大學資訊技術學院副院長查紅彬表示,近期將派員到龍門石窟選擇一個石窟進行三維掃描,並建立有關資料標準,進而開發專用軟體,對資料進行處理,並製作「數位龍門石窟」工程的樣板;預計明年九月,可完成樣板製作。
「數位龍門石窟」是利用數位技術,對現存龍門石窟的場景、洞窟、佛像等,進行全方位資訊採集、加工,成為電腦能識別和處理的資訊,進而利用虛擬技術,對文物實施保護、修復、研究、提供科學依據等,並開發數位化龍門石窟的展覽、展示系統。
龍門石窟管理局長李振剛指出,龍門石窟現存二千三百多個洞窟、近十一萬尊佛像、八十餘座佛塔、二千八百餘塊佛像題記。「數位龍門石窟」建立後,可以從任意角度欣賞石窟藝術,也可以上網參觀龍門石窟,甚至利用現存大量有殘缺造像的資料,對文物殘缺部分進行推斷、修復,再展示完整的藝術形態,因此這項技術開發,對龍門石窟的保護、研究,都具有劃時代的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