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楊正妃倫敦報導】為探討英國文化多元性,美國百年學府威斯康辛大學跨科系師生組成的「英國歷史考察團」,專訪宗教界具代表性的倫敦佛光山寺,並與佛教僧侶進行一場「英國大都會佛教文化」對話與座談。
創立於西元一八四八年的威斯康辛大學,以農業、生命科學及傳播學聞名,該校曾榮獲十七座諾貝爾獎和二十四座普立茲獎。上周在倫敦大學教授Fred Murphy帶領下,該團訪問以大都會佛教特色而聞名的倫敦佛光山寺,以宗教、藝術、歷史、社會學等多方位角度,研討倫敦佛教的文化多樣性。
倫敦佛光山監寺覺彥法師等人除了介紹大殿的佛菩薩像,並簡述該寺平日修持活動及對外的社會公益、跨宗教活動等等參與,兼具弘揚佛教教義、修行與積極關懷英國社會的「自覺覺他、自利利人」角色,說明佛教在社會的特色,此外,覺彥法師並解說靜坐對現代忙碌生活的人所具有的淨化身心意義。
二十二位「英國歷史考察團」成員,在聆聽法師的說明後,對於佛教的本質與生活的實踐等議題,提出「倫敦佛光山如何本土化、融入英國社會」、「出家師父如何度過一天」、「菩薩與佛的差異性」、「何謂六道輪迴」等問題,討論氣氛熱絡,使西方學子對豐富的佛教內涵興起深入探討的意願,離去前表示希望能與佛光山建立更進一步的佛教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交流。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