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動畫拍攝 故宮再現同安船

郭書宏 |2013.02.22
1704觀看次
字級
圖為一號同安梭船圖。圖/故宮提供

【記者郭書宏台北報導】故宮首部3D電影科技史詩紀錄片—《再現‧同安船》,昨日舉行首映會,這部紀錄片以院藏〈集字號大同安梭船圖〉、〈一號同安梭船圖〉及相關清代檔案為依據,邀請專家學者及新銳導演柯子建、廖敬堯、3D動畫導演張力仁攜手合作,以高規格電影拍攝手法,打造「二十比一」的模型船、結合最新電影後製技術,引領民眾重回十九世紀東亞海洋文明的繁盛風貌,重現十九世紀同安船的歷史風華。

十九世紀初期,因日漸頻繁的海盜問題,清廷在江南各省沿海、台灣和澎湖編制水師,不斷增加兵力,建立同安船艦隊,成為外海水師的主力,控制海洋秩序與穩定海疆,同時也象徵政治、軍事、經濟和文化等方面的隱形橋梁。而「同安船」更是十九世紀清代中葉最大、性能最好的新型外海戰船。

故宮院長馮明珠表示,故宮製作《再現.同安船》紀錄片,僅憑兩幅深藏於院內清代檔案庫房,極罕見的彩繪古船圖〈集字號大同安梭船圖〉及〈一號同安梭船圖〉為史料依據,秉持著嚴謹的歷史研究態度,還原十九世紀東亞最具代表性的中國古帆船的風貌,更進一步以高規格電影拍攝手法,結合3D科技和電影後製技術,試圖打破一般人對紀錄片沉悶的刻板印象,期帶給觀眾極具臨場感的視聽饗宴。

《再現.同安船》紀錄片總長五十分鐘,共分為三部分,首先剖析同安船興起的背景,包含重現閩浙提督李長庚與海盜蔡牽的海上搏鬥歷史情景、同安船艦隊的建立,及同安船與大清海權的式微;第二部分,敘述同安船的復原過程,涵蓋故宮專案小組如何深入爬梳文獻史料,建構二百年前的中國古帆船,以及製作二十比一的同安船模型的過程;最後,則以3D數位科技深入分析同安船的主要結構及設計。

故宮表示,《再現‧同安船》系列活動,以紀錄片首映為起點,預計今年三到五月還將舉辦「校園巡迴講座」,將此紀錄片的歷史意涵及幕後製作祕辛與學生分享,達到教育推廣的效果。另外,以該主題規畫的數位展覽也將於今年七月二十日至九月二十二日在華山一九一四文創園區隆重登場,展覽詳情可見網站,網址:http://theme.npm.edu.tw/exh102/tongan_ships/。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