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扇窗--竹炭杯 絕處逢生

陶蘭 |2006.11.05
652觀看次
字級

原本從事藥材金線蓮的廖招勝,一場九二一地震不但讓他的工廠、房子全倒,連精心栽培的植株都毀於一旦,讓他的事業陷入危機;正巧碰上朋友提議想要合作開發日本正流行的竹炭產品,於是轉向全心全意投入研發燒製竹炭商品。
 
起初在完全不了解的情況下,費心燒製的竹炭產品過程並不順利,不灰心的廖招勝,想盡辦法解決技術上的困難之後,終於完成了竹炭杯。

可惜,不論多漂亮、多好用的竹炭杯,沒有客人購買的物品就是等於沒有用的東西,這時廖招勝找上了工研院和林務局,為的就是想要知道竹炭杯的出路。
 
工研院材料所陳文祈經理和林務局林產科黃妙修科長在看過廖招勝的產品後,有如發現新大陸,因為他們不敢相信台灣竟然有人可以燒製出這麼漂亮的竹炭杯。
 
從此陳經理和黃科長便常常造訪廖招勝的竹炭工作室,給予他們技術和精神上的支持,並且為他們引薦日本竹炭會會長鳥羽曙、名古屋大學教授及山久化學株式會社專家,大大打開了竹炭工作室的名聲。

隨著竹炭工作室知名度的增加,以及竹炭在台灣造成的流行炫風,廖招勝與友人的生意越做越多,讓人分外眼紅。於是廖招勝的朋友決定拆夥,自立門戶。廖招勝感到非常傷心,不知如何是好,太太曾麗庭女士安慰他:「危機就是轉機,不要放棄任何希望。」於是動手將剩下的竹子繼續窯燒出竹炭杯,沒想到原來沒用的竹材所燒製出的竹炭杯,反而是日本人更愛的芝麻竹炭杯。
 
廖招勝夫婦欣喜若狂,開始繼續製作竹炭杯,連在外地工作、唸書的女兒、兒子都在假日趕回家幫忙。

雖然再度重新開始不到一年,但因為廖招勝先的努力和誠懇,竹炭杯的訂單不曾間斷,也在工研院和林務局的輔導之下,繼續研發出竹炭吊飾、竹炭刮痧片等其他商品,讓喜愛使用竹炭的朋友有更多選擇。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