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鄭文雅嗎?她曾是大明星,如今在陶藝世界裡獨得莫大的快樂,令她有勇氣接受前香港政府布政司霍德的邀請,出任松嶺窯陶瓷工場的全職導師。鄭文雅與霍德是在網球場上認識的朋友,當霍德離開香港時,鄭文雅送了一件自製的陶瓷給他;曾參與匡智會(前香港弱智人士服務協進會)義工服務的霍德太太,因此邀請剛息影的她幫忙設立一個陶瓷工場;鄭文雅與學生長達十四年的緣分,於焉展開。
當年,松嶺只是一間破舊鐵皮屋,地方擁擠,沒有冷氣,只有鄭文雅一人面對十多位智障學生。「我從未接觸過智障學生,根本不知道該怎麼教他們。有些學生不懂得控制情緒,在班上又喊又叫。」鄭文雅不斷摸索與學生相處的方式,就像她曾經戰戰兢兢去摸索泥土一樣。看著她的徒弟貞既安靜又專心地為手上的小豬上釉,證明陶瓷不單訓練了他們的手,也醫治了他們的心。
在拉坯機前,鄭文雅握著徒弟澤雄的手,帶領他捉摸轉動的泥塊,將自己拿捏土坯厚薄的心得傳授給他。要成功教授這個不可言傳的技巧,背後是無盡的耐心和愛心:智障學生的手腦協調不太好,要他們掌握基本功,最少需五、六年的時間。
鄭文雅容許學生自由創作,用自己的方式製陶,但堅持成品必須有美感,達到一定水準。如果學生表現不理想,例如成品有裂紋,鄭文雅也會予以責備,希望他們不斷進步。與學生的關係,不單改變了學生,也改變了她自己。
鄭文雅曾拜林浩佳和沈默為師,還曾負笈紐約一年,學習陶瓷和雲石雕刻的藝術。老師除了教授鄭文雅製陶技巧,更啟發了她的人生觀,例如沈默老師經常提醒她萬事萬物「方中有圓,圓中有方」,就讓她懂得用更深的角度去看待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