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昨天恢復上班第一天,有醫院門診中風患者約比平時增三成。醫師表示,這些患者多是春節期間有不舒服症狀,卻忍著不上醫院。研究顯示,中風高峰期集中在每年三月,因溫變化多端,容易使血管收縮。提醒高危險群,緊記「微笑、舉手、說句話」三口訣,可提早發現中風。
振興醫院神經內科中風中心主任尹居浩表示,冬末春初是心血管疾病患者、中風高危險群特別需要留意的時節。特別是清晨時段,血管收縮劇烈,容易引起心肌梗塞與中風。
北醫急診重症醫學部主任高偉峰建議民眾,一有類似中風的不適症狀,應把握黃金三小時送醫,在發病三小時內打血栓溶解劑,可減輕中風帶來的後遺症。他舉例,有名七十多歲老太太從發病到就醫,已延遲好幾個小時,來不及用藥物打通阻塞血管,造成她單側失能,將來即使做復健,功能恢復也有限。
高峰偉提醒有三高、肥胖、中風家族病史的民眾,應定期量血壓。高危險群應緊記「微笑、舉手、說句話」三口訣,微笑時若嘴歪眼斜、手舉不起來、說話不清楚就可能是中風,要盡快打一一九求救,別自行開車就醫以免發生危險。
最近日夜溫差大,北市衛生局提醒民眾應該注意保暖,平時每周至少應運動一百五十分鐘,維持正常體重不過重;也要避免抽菸喝酒,定期健檢,三高和心血管疾病患者也要規律服藥,才能有效預防中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