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今年六月,「特種貨物及勞務稅條例」(簡稱「奢侈稅」)上路將滿兩周年,部分朝野立委揚言「廢除奢侈稅」;財政部長張盛和昨天表示,奢侈稅滿兩年時,「一定會檢討」。
奢侈稅自民國一百年六月實施,去年十二月上路滿一年半。財政部賦稅署表示,奢侈稅上路一年半的總稅收為五十九點七億餘元,超過六成七的稅收來自不動產;奢侈稅開徵後,每月移轉棟數也減少,以去年一至十月與前兩年同期相較,以台北市和新北市減幅最大,減幅約從百分之二十二點三一至百分三十八點五七。
住商不動產企研室主任徐佳馨說,據統計,奢侈稅實施一年半,台北市房屋均價約由五十二萬上升至五十七萬、新北市房屋均價約由二十五萬上升至二十七萬;至於投資客人數,由原本的六成降為四成,短期投機客大減。
不過財政部統計,奢侈稅當初預估一年稅收可達一百五十億元,實質稅收成效尚不及原本預估的四成。
立法院二十六日開議,朝野立委磨刀霍霍,要求奢侈稅退場,財政部則保留討論空間。立法院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說,奢侈稅稅收未達預期,加上實價登錄衝擊產地產,「奢侈稅有檢討空間」。
民進黨立委李應元表示,奢侈稅沒有達到立法目的,卻破壞房地產市場;景氣剛復甦,房地產是景氣的火車頭,他主張廢除奢侈稅,改徵「富人稅」,全面檢討賦稅制度。
國民黨立委孫大千說,下會期他將提案修正奢侈稅條例,廢除「特種貨物或勞務」奢侈稅,否則只是逼台灣人出國消費,讓鄰近的香港得到好處;至於不動產部分,他建議鎖定台北市、新北市、台中市等房市「熱點」,不必全面打擊、殃及無辜。
政大地政系教授張金鶚說,房地產業者哇哇叫,代表奢侈稅有打到痛處;奢侈稅雖然尚未達到完全成效,但不能貿然廢掉,炒房投機客若捲土重來,高房價會死灰復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