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若爾‧諾爾
還不到十二月,他已經寄出三十多張耶誕卡。第一批是寄給親人和國外幾位好友,第二批寄給工作上有聯繫的商務朋友。第三批最特別,是他第一次寄給從來沒有見過面,臉書上的網友。
他自小便喜歡蒐集精美的卡片,其中以音樂和立體卡片居多。心血來潮時,不管是不是佳節,心裡想到誰就寄出一張卡片。他從來不問對方收到卡片嗎?有些人收到後,會興奮的來信說很驚訝,或好喜歡,但大部分的人沒多表示什麼,他都無所謂(他也無所謂)。反正寄卡的快樂是他的,其他並不重要。
近年來在臉書上認識了一些朋友,有好幾個滿有緣分,有空便在網上聊天或私下聯絡,所以在這個佳節,他要寄賀卡給他們。幸好,他要寄卡的對象都大方的把聯絡地址給他,所以他想,既然這些網友對他這麼信任,必得好好回報。他選擇印刷精美的卡片、佳節紀念郵票,並貼心地附上小小的驚喜,如詩簽或卡通貼紙。
有些朋友說他太老套了。現在流行電子卡,何必浪費郵資?有些更說,環保吧!不要再多砍幾棵樹了!寄送電子卡的確很方便,近年他好像都沒有(收到)任何人的賀卡了。有些朋友更特別強調說太麻煩了,不要寄。奇怪,他每年興致勃勃地寫卡, 寄得很開心,一點也不覺得麻煩,怎麼收卡的人反而會覺得麻煩呢?後來他想通了,這些應該是不想建立深入關係的人。或許,領情也得還情,所以收卡片也變成麻煩的事。
有一年,他帶領的學生團舉辦了一個社區活動,(就是)寄耶誕卡給伊拉克駐軍。他指導學生製作簡單的問候卡,利用環保紙填上詩句、繪圖、刷上亮片,貼上小鈕扣,製作出五彩繽紛的賀卡,免費贈送給任何願意書寫感言的人士。蒐集寫好的卡片後,便寄出一大包到軍事基地的聯絡中心。
去年,他和教會的會友寄出了整百張慰軍賀卡。在耶誕前夕,他意外的收到一個署名安德森的卡片,裡面有張照片,斜斜的字寫著:「謝謝去年您寄來的耶誕卡,我回家了!」照片裡的人是一個瘸腿的中年男士,滄桑的臉露出滿足的微笑。
一陣溫暖湧上心頭,使他感動地笑了。他不知道安德森是誰,安德森也不會知道,這個熱心寄卡者正是個癌症病人,在生命快到盡頭的年數,每個佳節都在紀念神的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