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環保人士四日說,北極圈國家防漏油合作計畫並未界定各公司對意外發生時的責任歸屬,內容語焉不詳。
這份北極會議(Arctic Council)八成員國撰寫的二十一頁文件,預計五月過關。文件說,北極圈國家「應維持迅速且有效回應石油汙染事件的全國性體制」。
文件並未說明這項條文對職員、船隻、清除設備或公司責任的意義。
北極會議成員國草擬這份文件的同時,儘管北極圈鑽油代價高又有極大風險,荷蘭皇家殼牌集團、康菲石油、路克石油、挪威國家石油等企業都在向北探油。
希望北極圈禁止鑽油的綠色和平組織成員戴維斯說:「文件未以負責任的方式,認真處理漏油風險。」他說,文件「語焉不詳,在提升因應準備度的實用價值不高」。
北極會議成員包括美國、俄羅斯、加拿大、瑞典、芬蘭、挪威、冰島、與丹麥,包括格陵蘭。文件要求八國設立二十四小時緊急聯絡單位,立法允許除汙設備迅速通過海疆,並加強監控與聯合訓練演習。
北極會議成員國的環保部長,五日與六日將在瑞典尤卡斯加維討論這份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