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說-- 鑿山取玉,剖蚌求珠 ──在瘋子身上找到玉和珠

王建 |2013.02.03
1253觀看次
字級

我經常在想:「如果我是個低收入戶家庭,生活已夠艱苦的了,這時不幸家裡又有孩子撞車,成為植物人,我該怎麼辦?」真是呼天不應、呼地不靈。很多人遇到這種情況,想要與孩子一起自殺,有位媽媽說,她想用枕頭悶死孩子,自己再跳河自殺,但雙手拿著枕頭,一直發抖,下不了手。

現在有個慈善機構「財團法人創世基金會」免費收容低收入戶家庭的植物人,照顧之好有如醫院一樣。這不僅是植物人獲救,更是一家人在大海裡獲得了救生圈,創世的精神口號是:「救一個植物人,就是救了一個家庭。」事實確是如此。

這個基金會現於台灣設有十六處植物人安養院,照顧了六百位植物人,另外還派人去為居家植物人服務,約一千五百餘人,照顧一個植物人,每月花費至少新台幣五~七萬多元,創世基金會給與免費照顧,真是不可思議。這是台灣唯一免費照顧植物人的慈善機構,連政府都相去甚遠,甚遠。

曹慶為什麼被稱為瘋子?

創世基金會的創辦人曹慶先生,是一九四九年隨政府隻身來台灣的流亡學生,考上高考,有機會在台糖服務,由於自身遭遇過許多艱難困苦,一心想做慈善事業,提前退休後,刻意投入慈善事業,選擇了沒人做的植物人照顧工作。

當時曹慶是零人、零錢、零醫護技術,他戲稱這是「三零主義」。當時包括好友、家人、專家學者、慈善機構、政府機關、大企業,包括伊甸基金會創辦人劉俠女士,每次見到曹慶就警告他:「你千萬不能碰!」台灣廣捐輪椅的曹族宗長甚至告誡他:「你將身敗名裂,曹姓將蒙羞。」沒有一個人看好他的這一偉大理想可以實現;但是瘋子成功了,植物人及其家庭得救了。

在正式成立機構服務前,曹慶花了四年時間,沿著鐵路線的城市,一個個跑,廣徵民意尋求支持,在極簡陋的設備環境下,從收第一個植物人開始,到了現在的規模。曹慶後來又成立了三個基金會,照顧遊民、三失老人(失智、失依、失能)、單親媽媽、拯救胎兒,涵蓋的慈善面十分廣泛。

曹慶生活簡樸,睡在安養院樓上一個小房間裡,每星期回家一次,一次兩小時;他的穿著更是簡單,內褲開襠成兩片照穿;他經常服務遊民,有次警察深夜到地下道吹哨驅趕遊民,遊民都跑了,只剩下曹慶,他亮出身分證明,表示是故意來此瞭解遊民生態,以便提供必要服務的。

三零主義是我們的好榜樣

我與幾位朋友創辦了四個慈善基金會,經常遇到欠缺經費與人手問題,大家不知如何是好,我就以曹慶的「三零主義」來勉勵大家。

台灣人口老化很快,這項服務有其迫切需要性,但是基金會同仁,包括我自己在內,也常為經費哪裡來?人哪裡找?尤其是人老時,記憶衰退,事講不清楚,還動不動會去告你,想起來也有點恐慌不安。

遇到這些憂慮時,我就以曹慶的例子來勉勵大家,曹慶可以成功,我們沒有理由不成功,況且我們開始時的各項資源比曹慶當年要好很多,有甚麼好膽怯的呢?

一個基金會愈辦愈大,將來找誰接班呢?未找到能幹又有大使命的接班人,基金會就可能每下愈況,這是許多慈善基金會創辦人都憂心的問題。曹慶已是近九旬老人,自然有這方面的憂慮。

曹慶對此有很好的解決辦法,他找到已成立數百年,在世界極有聲譽的天主教耶穌會,將來基金會交給他們主導,方法是在董事會裡,讓耶穌會派出來的董事過半數,並有一位出任副董事長,將來移轉毫無困難。

曹慶常勉勵創世基金會同仁:有路走,抬起頭,挺胸闊步走;沒有路,找路走;找不到路,拿鋤頭開路走;沒有鋤頭開路,爬著走過去。

這四句話,不僅是創世基金會同仁艱苦奮鬥,克服困難的座右銘,它又何嘗不是我們大家邁向卓越的不二法門呢?

做別人的愛心天使

發自內心關懷別人的人,才會做出偉大的事,曹慶的事蹟正是如此。

值得做的事,不必一開始就要做到完美,創世照顧植物人的工作,開始時用一張撿來的櫥櫃充當床鋪,一只電鍋煮飯、炒菜、燒開水、還要兼做鼻胃管的消毒鍋,篳路藍縷,進住第一位植物人,這是完美前必經的不完美。

我們常會想:「生命的價值究竟何在?究竟要做些甚麼事才有意義,讓自己一生無憾?」看看曹慶的故事吧!他時時都在想如何做別人的天使,但願我們都能成為別人的天使,死而無憾!

曹慶脖子上經常掛一個他所謂的狗牌,上書「日落之前,勤耕社福」,因年近九旬的曹慶自感餘日無多,必須加快步伐,多做社會大愛工作,掛著狗牌,時時提醒自己,真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筆者今年七十四歲,亦深有同感,曾經以「餘日無多」為文,表達自己要更努力的做更多愛心工作,同時也勉勵大家亦當如此,因為無論年紀多大,大家都餘日無多。

找到自己的玉和珠

本書主要是經由採訪創世基金會創辦人曹慶、創世員工、志工、街友、老人、單親媽媽、植物人家屬及媒體資料編撰而成,主要不在表揚曹慶的偉大,事實上,曹慶十分謙虛,在媒體鏡頭前,他總是躲在後面,此次他勉強同意,主要目的,是希望讀者從他身上能夠找到真正屬於自己的玉和珠,讓台灣成為愛心之島。

曹慶先生共創辦了四個社會福利基金會,分別是創世、華山、人安、星沙,名稱不同,服務項目涵蓋植物人、老人、街友、單親媽媽及拯救胎兒,範圍甚廣,其中以照顧植物人,最受社會重視與信賴,本書為撰寫方便,概以創世基金會為名,說明四個基金會的愛心事業。

有人建議各級學校教師及家長,不妨將本書列為補充教材,讓我們的年輕一代領悟人生應有使命感。(節錄)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