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章,從夢開了端,這一章也從夢,延續玄奘大師與那爛陀大學的因緣……

玄奘大師幾次逃離長安,西行求法,都遭到朝廷阻礙監控。使得他往後每做一個決定、有任何動作,都口風緊密,深怕外洩又遭到非難。
然而,這祕密竟被遠在印度的戒賢大師給得知了。古時候,沒有e-mail寄信,難道是心電感應?還是另有玄機?據玄奘大師在《大唐西域記》中記載,是戒賢大師夢到的。
聽來玄奇的故事如是被記載:當時戒賢大師高齡一百零三歲,身為那爛陀寺住持,他長年罹患惡疾,每次發作都會手腳抽筋,痛苦難耐,加上高齡已無體力與病魔往來,因此早想以絕食來了斷生命。

因為做了這一場夢,救了他,也等來了傳授畢身佛法的玄奘高徒。
夢境中,他看見文殊、普賢、觀世音三位菩薩降臨,告訴他:「你在久遠年代以前,當過國王,做了許多迫害、禍亂百姓的惡行,本應墮落惡道,受大苦報。由於你弘揚佛法,才重報輕受。你要忍受,再過三年,就會有一位大唐僧人,名叫玄奘,來到拜你為師,向你求授佛法。你要等他來,教導他佛法。」大夢甦醒,戒賢大師忍受身苦,日夜懺悔,等待這位夢中僧人。
唐太宗貞觀五年(六三一年),當時玄奘大師三十二歲,徒步了三年,歷經千辛萬苦,終於抵達那爛陀寺。當時高齡已一百零六歲的戒賢大師,心情如釋重負,顧不得四周弟子隨侍在側,竟情不自禁地哭了出來,是歡喜、是欣慰,更是佛法有傳人了。
玄奘大師留學十四年中,在那爛陀大學待了六年,不負重望學成歸國,翻譯佛經典,廣度眾生,影響至今。
為紀念玄奘大師,上世紀五○年代在那爛陀大學附近建有一座玄奘大師紀念堂,二○○六年開始修復,隔年修復落成。
玄奘紀念堂修復時,協調了西安大慈恩寺、洛陽白馬寺、成都文殊院、大慈寺、無錫祥福寺、趙州柏林寺等與玄奘大師有淵源的寺院,共同進行各項修繕工作,包括漢白玉彌勒經變圖大型浮雕、玄奘大師生平銅雕壁畫、以及銅製敦煌飛天壁畫等。
來到紀念堂時,正是午後,陽光微烈,走進中庭見到一尊玄奘大師西行銅立像,背著經架子,逆光而來,須繞一百八十度背著看,才不刺眼。心念一閃,當年玄奘大師在沙漠之中,除了飲水問題外,長期看著太陽光折射,眼睛怎受得了。
望著玄奘大師背影,心中浮現「發心」二字。玄奘大師發起西行求法的心念,立即感應菩薩護持,印度已有老師等待著他。每個心念,都會有個結果,那麼就該善護心念。讓善念受到護持,屏除惡念,如此念念分明,自如《普門品》所說:「心念不空過,能滅諸有苦。」
(本系列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