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文山先生才華洋溢,是詩人,也是流行音樂的作詞人。和寫詩比較,為歌曲作詞,在句子的數目、長短、斷句、押韻等等方面又有不同的規範,但是從文字聲韻和意境的觀點來看,其實是沒有兩樣的。在欣賞時,我刻意不在方文山寫的詩和歌詞間畫分界線。
方文山把他寫的詩的體裁定位為「素顏韻腳詩」。
「素顏」源自日文裡的一個漢字詞彙,原意是乾淨、沒有化妝的臉,也可說是清秀的臉龐,甚至可以引申為沒有添加任何雜質,接近天然的素材。在方文山的詩裡,沒有英語、日語、阿拉拍數字、電腦圖像以及標點符號,呈現的是沒有經過塗抹的中國文字的原來面貌。
至於「韻腳」就是押韻,在詩詞中某些句子的最後一個字,使用同一系列的韻母音。
小時候學寫詩詞對聯,都會背《聲律啟蒙》來做語言、詞彙和修辭的訓練,例如在〈一東韻〉裡就有:「雲對雨,雪對風,晚照對晴空……人間清暑殿,天上廣寒宮」;在〈四支韻〉裡就有:「茶對酒,賦對詩……行對止,速對遲,舞劍對圍棋……花開紅錦繡,水漾碧琉璃。」
在其他語言裡,押韻也是很自然很相似的觀念,不過在詩詞裡詳細的規則又各不同了。
方文山有首詩的題目是〈詩的語言〉:
午後的風聲∕怎麼能被形容成一輪皎潔
花的顏色∕又怎麼會帶著∕淡淡的離別
所謂∕憂鬱的空氣∕落筆後要怎麼寫
最後∕一直到你的微笑∕在我的面前∕滿山遍野
親愛的∕我這才開始對詩的語言∕有些∕了解
大家都讀詩,許多人也都寫詩,但是詩是什麼東西呢?方文山在他的詩裡說,詩不止是描寫風花雪月,所以他說風的聲音怎可以被形容為一輪皎潔;詩也不止是無病呻吟、為賦新詞強說愁,所以他說花的顏色怎會帶著淡淡的離別;憂鬱的空氣,怎樣在筆下描寫,詩是用來描述一分心境、一種感覺、一種思念、一個期待;所以當情人的微笑像滿山遍野出現在我面前時,欣悅、期待、關懷和祝福,我才對詩的語言有些了解。
英國名詩人雪萊(Percy Bysshe Shelley)說出了詩是什麼東西:“Poetry is the record of the best and happiest moments of the happiest and best minds.”意思是「詩是最有才華和最快樂的人最美好、最快樂時光的紀錄。」
德國詩人文學家、科學家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說:“Science arose from poetry──when times change the two can meet again on a higher level as friends.”即「科學源自詩詞,給他們一點時間,他們會在一分更高層次的友誼中再相逢。」
(選摘自《國文課沒教的事.時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