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瑞娟台北報導】肝癌高居台灣男性十大癌症死亡原因第一位,從B型肝炎、肝硬化到肝癌的肝病三部曲,造成許多家庭痛失父親,但根據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調查,有一半以上的爸爸不知自己是否有B型肝炎,甚至有近六成的B肝爸爸明知喝酒傷肝,卻仍不願戒酒,忽視肝臟健康。
在父親節前夕,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針對四十歲以上男性,進行一次大規模台灣男性BQ(B型肝炎的認識程度)調查,有效問卷五千八百七十八份,雖有九成多爸爸知道B肝,但誤解比率仍很高。
肝基會執行長許金川說,台灣推行B型肝炎預防接種以來,垂直感染和血液體液感染的病患約各占一半,目前每五至六位民眾,就有一人是B型肝炎,每百人中就有二至四人感染C型肝炎。他指出,肝炎帶原者應半年進行一次完整的肝功能檢查,另外許多勞工與原住民朋友,明知感染B肝,卻仍有喝酒習慣,殊不知喝酒會影響肝臟代謝,故此族群應加強宣導。
許金川說,只要皮膚有傷口,一旦美容、針灸、拔罐、穿耳洞、或是共用針頭,都可能因為器具未消毒完全而感染B肝,因此無論是B肝或C肝,都應避免不必要的注射、輸血,也須注意針灸、拔罐、理髮的傷口所潛藏的感染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