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劉家均嘉義大林報導】為使受刑人服刑期間能透過多層面的輔導,改變負面的心理與行為,提升矯正效能,雲林第二監獄典獄長陳世志昨天與南華大學副校長慧開法師簽定合作「彩虹計畫」系列課程,計畫未來開設輔導與技能課程,協助收容人出獄後,可以開創生命和事業的第二春。
慧開法師指出,「彩虹計畫」所開設的課程包含殯葬禮儀、生死學、誦經、團體輔導、壓力抒解及藝術治療等課程,讓收容人從社會、宗教與倫理的觀點,探討死亡歷程、對個人的影響、以及對社會組織的影響,進而了解生死學的研究與運用現況,期許受刑人建立正向的生死觀,達到生死教育課程的目的。同時,也希望輔導學員考取殯葬禮儀專業證照,使其回到社會後能自力更生、適應社會生活。
陳世志表示,為推動生命教育,以潛移默化的方式感化收容人,因此與南華大學合作開設輔導課程,讓收容人可以透過生理、心理與技訓三方輔導,建立自我價值、達到身心靈健康,並習得一技之長。
此外,南華大學也會安排心理諮商輔導資源與課程,藉以改變收容人的心理與行為方向,使其朝向正向發展,減少消極、負面或傷害的行為。